国家长远规划论文(12篇)

| 浏览次数:

国家长远规划论文(12篇)国家长远规划论文  政论文范文赏析政论文应该如何写  政论文范文赏析政论文应该如何写  政论文是提出问题后重点分析说明原因、关系、影响等,最后说对策只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家长远规划论文(12篇),供大家参考。

国家长远规划论文(12篇)

篇一:国家长远规划论文

  政论文范文赏析政论文应该如何写

  政论文范文赏析政论文应该如何写

  政论文是提出问题后重点分析说明原因、关系、影响等,最后说对策只是简说。策论文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重点说明解决问题的对策。没有什么具体的要求说什么样的要求写什么样的文体。政论文是提出政论文是提出问题后重点分析说明原因、关系、影响等,最后说对策只是简说。策论文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重点说明解决问题的对策。没有什么具体的要求说什么样的要求写什么样的文体。

  另外,关于政论文和策论文是某辅导机构首先题出来的,官方没有正式,所以也就没有什么时候应该写政论文,什么时候应该写策论文之说。

  关于一篇好的申论,你是区分不出来是政论文还是策论文的,只要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写就好了。

  首先比较一下这三个最直观的区别,你就知道了。

  策论文,重在策,是解决型文章;

  议论文,重在议,是评价型文章;

  政论文,重在政,是写作出发点的问题。

  您好,中政行测专家为您解答!

  申论学习,可以借鉴万能八条,但是切记不能生搬硬套,注意灵活运用。

  虽然在整个复习中对你的学习会有所帮助,不过还需要辩证看待其效果。首先申论的作答是需要将这种理论式的方法结合材料运用才是王道。

  其次,现在的申论批改,模板式的作答要拿高分肯定是非常有难度的,所以作答一定要结合材料。这就需要你将所谓的万能八条等理论知识通过中政申论批改系统进行做题得到灵活运用。

  以下为申论万能八条的内容,也可以共你参考:

  1、领导重视,提高认识。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3、教育培训,提高素质。

  4、健全政策法规,完善制度。

  5、组织协调,形成机制。

  6、增加投入,依靠科技。

  7、加强监督,全面落实。

  8、总结反思,借鉴经验。

  若仍有疑问,欢迎向中政行测和中政申论备考平台进行提问!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___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___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

  《GB7714-87文后___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___的要求是:

  (1)所列___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___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晁错的政论散文主要有《守边劝农疏》、《论贵粟疏》、《贤良文学对策》、《言兵事疏》、《论削藩疏》。

  贾谊的散文如《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都很有名;辞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著名

  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

  杜甫的《阿房宫赋》

  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的有贾谊的《治安策》、《过秦论》和晁错的《贤良文学对策》、《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

  一、大庆精神的产生及内涵

  大庆精神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我国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为了打破以美国为首的___国家对我国的石油禁运,打破前苏联对我国的能源要挟,中国人依靠自己的科技力量、自己的石油建设队伍,在自己的国土上建设自己的大油田。当时的条件特别艰苦,铁人王进喜在北京出席全国人民___,看到北京的公共汽车顶上都背有煤气包,感到无比羞愧,回大庆后,带领石油工人,斗风沙、战严寒,在没有专家的情况下,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硬是在慌滩草地上开采出了石油。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大庆人逐步形成一种新的精神并且成为一种信念,后来被人们称为大庆精神,但是其内涵并没有被提炼和总结出来。随着大庆的进一步开发建设,大庆精神的基本内涵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一般来说60年代的大庆精神是“三老四严”,“四个一样”。“三老”即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四严”即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四个一样”即对待革命工作要做到:黑天和白天一样,坏天气和好

  天气一样,领导不在场和领导在场一个样,没有人检查和有人检查一个样。后来又发展为“四个不一样”,素质高低使用不一样、管理好坏待遇不一样、技能强弱岗位不一样、贡献大小薪酬不一样。直到20世纪90年代大庆人又提出了“三要十不”,“六股劲probabilitymeasure/&anyr~cN+andanye>O,onecanfindameasurablesetR(r;ofA,e)Rohlinset)suchthat,for]0,1,TER。。TERremainder...,r;1,thesetsTJRarepairwisedisjointandexhaustXwithexceptionsetwhosemassissmallerthane.Inparticular,Rohlin"sLemmaisindispensableforthecanonicalconstructionofgenerators.Sincetheclassicalproof(cf[11])quotedinthestandardtextbooksonergodictheory(e.g.,[7],[9],[17])u十不”:“三要”:一要甩掉我国石油落后的帽子;二要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三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十不”:不怕苦、不怕死、不为名、不为利、不讲工作条件好坏、不讲工作时间长短、不讲报酬多少、不分职务高低、不分份内份外、不分前线后方。“六股劲”有干劲、闯劲、钻劲、巧劲、细劲、好劲。“三个面向”:面向生产、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等等。

  近些年来大庆精神被提炼为“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大庆精神集中地反映出中国人民坚持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集中地、典型地反映出中国人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艰苦创业的时代精神,作为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典型体现具有重要作用。大庆精神对大庆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以及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也具有巨大的作用。

  给你一篇申论范文

  近年来/随着/当前/经历改革开放之后,xxxx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仍然较多。在这个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xxxx仍然是头等大事。而今年来各地不断频发的xxxx事件也表明,xxxx已到了

  ___的地步。

  确立/提出xxxx,从当前来看是由于“xxxx”;从长远来看,这也

  表明我们党和政府着力转变/改变xxxx,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决心。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举,也彰显我们党和政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战略远见和历史责任。xxxx的正式提出并在全党全社会达成共识,这是我们党和政府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各级党委政府而言,这既是一项迫切的经济(社会/民生/环境)任务,也是一项重大的政治责任;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这既是宗旨信念、大局意识的要求,也是领导水平、执政能力的体现。

  开展xxxx工作/推进xxxx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实现aaaaa,bbbbb,c......必然选择,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缓解人口资源矛盾,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改善人民精神面貌,应对___)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深远的意义。我们要坚定不移地xxxx,加快完成

  ___xxxx工作部署,加大xxxx工作力度,实现xxxx。

  xxxx既是理想的境界,又是现实的目标;既是生动的实践,又是长期的过程。xxxx理想和目标的实现,需要长期的建设实践。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规划,注重建设,常抓不懈,切实解决最突出的问题,才能推动xxxx取得积极进展,收到良好成绩。

  xxxx,要转变观念,加强领导。各级领导干部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必须拚弃传统的xxxx。要不断深化对xxxxx战略意义的认识切实把xxxxx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注重实现从重A轻B向A与B并重转变;注重实现从A滞后于

  B向A与B同步发展转变。同时,各地区各部门要站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切实加强对xxxx的组织领导。确定专门的机构和专人负责,做到层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要加快研究制定xxxx的推进计划和实施方案,加强部门的合作,建立有效的协调工作机制,扎扎实实推进xxxx的进行(进展)。

  xxxx,要健全法制(机制),完善政策,(加强监督)。立法是xxxx的根本所在。对促进xxxx的制度和政策进行立法,才能确保xxxx健康、可持续发展。研究建立完事的xxxx政策法规体系。当前要抓紧

  制定A、B、C等xxxx专项法规。加大执法监督检查力度,逐步将xxxx工作纳入法执法轨道。(要建立健全与我国基本国情相适应的xxxx宏观战略体系,与经济发展相协调xxxx政策法规体系及完备的管理体系。)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形成有利有xxxx的体制条件和政策环境。结合投资体制改革,调整和落实投资者政策,加大对xxxx的资金支持;完善财税政策,继续加大对xxxx的支持力度;完善政府宏观调控手段,形成有利于xxxx的市场环境和长效机制。构建科学的决策机制和管理机制,为xxxx保驾护航。

  xxxx,要搞好规划,示范推广。各地区各部门要把xxxx纳入编制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年度计划和长远规划。用xxxx理论指导和编制各类规划,形成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规划体系。加强对xxxx的专题研究,加快A、B、C等xxxx重点领域专项规划

  的编制工作;在有条件、有基础的地区(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开展试点工作。通过试点,提出xxxx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完善xxxx的法规、政策、措施;树立先进典型,为xxxx提供示范和借鉴。追问

  好像没看清我的题目额~,我是想知道两种文体有啥区别,策论文就是和平常的议论文一样,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三块来写。

  重点在写对策上,在国考中地市以下的行政执法类偏向这种。

  政论文,主要任务就是议论“为什么”在写作上具有突出主旨、结构简明、行文流畅三个特点。重点是分析原因、目的、必要性、迫切性。在国考中,___综合管理类的申论偏向写这种。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篇二:国家长远规划论文

  面向社会发展的“十三五”期间城乡规划-城市规划论文-土木建筑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城市化的发展具有阶段性,不同阶段城市化模式、重点各不

  1面向经济发展:市场经济探索期城市规划的功能异化

  相同。前工业社会时期的城市,是传统的以人为本的城市,适应步行和马车时代的技术基础和农业社会的生产特点,以小尺度、慢行系统为主,但是由于当时城市没有主导社会经济的发展,加之城市主要作为统治、剥削阶级的集聚中心,所以当时城市的以人为本主要是以官为本;工业社会时期,城市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特别是成为经济中心,技术发展使得城市功能和尺度都发生变化,以企业为本、以汽车为本的现代都市拔地而起,城市化的推进甚至出现了以地为本的不良倾向;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后工业时代城市正在显现雏形,以人为本等理念以新的形式重新回归,作为对以官为本、以企业为本

  时代的扬弃,新的以人为本是以普通市民为本,特别是以市民中的弱势群体为本。作为引导和调控城市发展的工具,城市规划的功能与目的和上述不同阶段城市的发展特征相呼应。

  人类自诞生和聚居之日起就在对其聚落体系进行各种有意识的营建。但是系统的、有组织的规划行为,应该是在阶级产生和国家出现之后,城乡规划作为维护统治、调节利益、规范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之一逐步发展起来。在中央集权制的国家中,城乡规划作为对空间资源和空间权益进行分配的重要手段,其功能和作用与国家意志和战略需求更是息息相关。历史地勾画中国城乡规划的功能和作用,可以简略地分为三个阶段,也是三种类型(表1)。漫长的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城乡规划主要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而存在,遵循封建礼制思想和风水理论,营造以统治者为中心的空间体系,是一种面向

  统治的城乡规划。近代以来,随着封建体系的瓦解、西方的入侵和近现代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城乡规划逐渐变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吸收借鉴国外经济理论和区位论、功能分区理论等,营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空间体系,转向面向经济发展的城乡规划,无论是近代国民政府时期的相关规划还是计划经济时期为工业发展服务、落实经济计划的城市规划,抑或是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以开发区和房地产开发等产业空间为主导、营造良好招商引资和所谓亲商安商富商环境的城乡规划,均具有鲜明的面向经济发展、服务经济发展的特点。1929年12月发布的《首都计划》,是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实践的重要成果,就其规划内容而言,突出对中央

  区的安排和市政体系以及工业等的建设,属于面向

  统治和面向经济发展相结合的规划类型[1].而对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规划,1954年6月召开的全国第一次城市建设会议明确指出新中国的城市是为

  工业化、为劳动人民、为工人阶级服务的,这也就决定了城市规划为工业发展、为生产服务的基本任务[2].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基础的不断提升,原来被忽视的社会问题和矛盾逐渐凸显,而经济发展也提供了综合解决社会问题的可能性,在这样的背景下,随着国家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目标的确立,城乡规划的再次转型已成必然之势。

  十三五期间,是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起步期,也是城乡规划全面贯彻以人为本要求、积极回应社会发展需求、由面向经济发展的城乡规划转向面向社会发展的城乡规划的战略转折期。值得深思的是,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而出现的近现代城乡规划,本来是为了解决工业

  、城市化带来的环境、社会危机而出现的,是对市场经济之手的弥补和矫正。自其产生之日起就是为了解决市场失效所带来的城市问题,以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为己任的[3].但是随着经济发展

  对社会的主导不断强化,尤其是在许多后发国家,背负经济发展补课和赶超的历史重任,不得不集中全部国家资源瞄准经济目标、形成经济发展合力,以早日摆脱贫困、落后的地位,在此背景下城乡规划在许多地方逐步异化为市场经济的帮手和实现市场目标的工具,背弃了本来肩负的对市场的矫正和制约功能,面向经济发展的城乡规划成为主流。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阶段以后,中国的城乡规划延续了计划经济下形成的为工业发展服务的角色并进一步强化,而没有回归和坚守市场经济下城乡规划作为市场之手失灵的弥补和矫正工具的功能,在发展导向和增长为先的驱使下,在市场经济绊脚石的谴责中,逐步成为与受政绩驱动的市长、受效益驱动的市场合谋协力、按照效率优先原则进行空间资源配置和空间权益分配的工具,城乡规划的功能异化为全面面向经济发展服务而忽视社会发展责任,由此带来了许多问题,并进而造成了对发展效率和效益的损害,如对短期增长规模、速度的追求导致资源利用的粗放化;服务于资本和空间的生产而损害弱势群体的利益,导致社会不公和阶层分异等等。这些在市场、市长合谋挟持下导致的规划异化和与市民的分离,虽然不仅仅出现在城乡规划领域,或者主要原因不在规划领域,也具有发展阶段所致的一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但是城乡规划对市场的过度作为和对市民的部分不作为,依然被质疑和责难,规划的公信力也因此受到质疑:近些年来在我国许多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中,以经济发展为本、普遍追求功能效益原则的城市发展模式,已经严重地制约了城市市民品格的提升,尤其是由地方政府联合商业力量主导的城市建设,过度集中为经济型开发,而鲜见社会型开发[4].因此,必须借助新型城镇化的推动,在

  市场经济完善期,回归城乡规划与市民协力、以人为本和约束市长、矫正市场的本来面目(图1)。

  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阶段,我国的国家发展目标和治理体

  2面向社会发展:十三五期间城乡规划理念的转型方向

  系均将发生重大的转型和变化。城乡规划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调控手段的重要构成,其基本的理念也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转型。如前文所说,作为中央集权制国家,规划未来依然是国家治理和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理念转型的主要依据理所当然在于国家对新型城镇化阶段的战略部署、依法治国和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的要求以及发展现实累积的矛盾与问题所提出的规划转型的内在要求。依据党的十八大报告等文件,新型城镇化突出以人为本和生态文明两个总体导向,强调生产、生活、生态三类空间的协调与各具特色,突出四化协调和五位一体①,也有六个坚持的地方实践给予的启示[5].新型城镇化也与国家社会建设的相关部署以及社会的现实需求密切相关,包括基本公

篇三:国家长远规划论文

  关于城乡规划的论文

  篇一

  城乡规划理论

  摘要:近几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使我们的国家竞争力不断增强。将城乡规划学科调整为一级学科进行建设,这对于解决学科发展被制约的困境,推进当代我国城乡规划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促进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城乡规划理论

  Keyword:urbanandruralplanningtheory

  将城乡规划学作为独立的一级学科进行设置和建设,是我国国情所在,是从传统的建筑工程类模式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综合发展模式的需求,是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国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的必由之路。近几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使我们的国家竞争力不断增强。将城乡规划学科调整为一级学科进行建设,这对于解决学科发展被制约的困境,推进当代我国城乡规划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促进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城乡可持续发展

  区域协调是城市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一些区域协调可以依赖法律实施,但大部分的情况是自愿的合作。在这样的组织中,规划或公众参与完全是志愿的,决策者和规划师遵从这样一种方式工作,这样可以得到更多的来自公众的支持。这种自愿的合作组织在协调区域不同城市的利益过程中会发挥一定作用,帮助城市做出更好的决策,在某种

  程度上鼓励公众参与。但某些情况下会有来自地方的反对和阻力,确实需要强制实施。可持续城市是指城市中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相协调在规模(人口、用地、生产)、结构、等级和功能等方面能够持续变化和扩大,能够进行自我升级、改善并实现结构的持续性转变。建设可持续城市是以城市的社会、经济状况、环境和资源等因素为基础,在资源最小耗用的前提下,通过均衡的分布农业工业、居住区、交通等城市活动,做出科学的城市总体设计,促使城市新的结构、功能与原有结构、功能及其内部的和谐一致,使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数量、规模和结构由小到大、由不协调到协调、由非可持续性到可持续性变化。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地方文化的延续和创新。发展中国家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面貌和人们观念迅速改变,这种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受到西方学者的怀疑。在发达国家,文化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被不断挖掘和利用。尤其在1980年代以后的西欧,城市决策者本着利用艺术、传统和其它文化资源吸引旅游、创造就业机会的目的,发掘地方文化的多样性、独特性。如在德国鲁尔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被认为是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文化特色的发掘、保持和创新为这一老工业区带来新的发展动力

  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国家发展战略规划、区域和城市发展规划,以及城市设计、详细规划等各个层次的规划都需要关注可持续性,以保证发展战略落实到各个空间层次。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与设计首先应从本质上理解城市自然过程的意义,并将其作为城市开发建设的指导,做到根据生态原则来利用土地和开发建设,协调好城市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在空间利用方式、强度、结构和功能配置等方面与自然生态系统相适应。在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中,构筑城市设计框架的目标将重点强调自然资源和建成环境的保持。这就需要采用有效的方法将建成区改造成更富有吸引力的生活和场所。可

  持续的城市设计原则将对现状建筑、基础设施和道路的接受和再利用以及可循环建材的再利用放在了首位。其次,可持续发展鼓励对自然资源、野生动植物以及景观的保护。任何新的建材应当从可持续的资源中获取,像木材就应当从管理良好的可持续森林中获得。第三,在新建成地区,建设的模式要将分散的活动区之间消耗能量的出行减少到最少,同时还要减少建筑内部运行消耗的能量。未来的发展必须满足国民对食品、矿物、住宅以及其他建筑的需要不过,重要的是,这种发展应当遵从环境的目标,并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所确立的准则。任何新的建筑应当通过灵活的规划设计以适应其使用年限中不同的使用要求。交通系统服务与新的城市结构,将不得不在服务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维护未来生活质量之间寻求平衡。对城市环境进行重新整理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城市设计专业是一个独特的挑战。同样,经济增长也面临相同的前景,它必须在提高生活水准的同时使城市更富可持续性。

  三.城乡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从区域层面而言,我国城市与区域的交通建立在县县通高速、村村通水泥的评价标准上,加之区域土地使用模式多为粗放式,两者合力产生了高能耗的基于小汽车的区域空间布局。对比现状缺乏交通考虑的无序的区域发展模式,更合理的都市区发展模式应是结合有轨道或区域公共交通引导的走廓模式,通过空间整合与控制小汽车的数量,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标。另一方面,传统规划理论中强调的一个就业居住平衡的城市和功能上的自我平衡被验证并不能降低对机动车的依赖,而应是在提高居民就地就业率的基础上利用高效的公交系统将各城镇有效地连接在一起形成区域平衡。从总体规划层面,研究从城市密度、开发强度、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等角度分析了其对城市交通低碳化的影响。基于国内外实证研究与案例分析,提出低碳城市的土地使用规划原则:①应当以短路径出行为目标的土地混合使用;②适合行人与自行车使用的地块尺度;③以公共交通可达性水平来确定开发强度;④坚决地限制小汽车的使用的策略。从详细规划层面,研究从居住区规范入手,分析其积极性及不足,并与美国《绿色低碳社区发展评估系统》的内容进行对比,研究认为居住区的设计仍然偏重于物质环境层面,对人的行为少有涉及,也没有明确的低碳指标。研究从街区尺度、规模、用地开发强度等角度分析了大盘、巨型居住社区、低密度住区产生的原因及对低碳节能居住的影响。

  最后,研究对轨道交通站点社区居民的交通出行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新区由于客流有限、发车间隔较长,单纯的普通公交接驳不能满足城市边缘地区轨道交通接驳需求。规划必须确保城市新区市民出行的选择多样性,除了提高普通公交覆盖率和整体服务水平,还要通过多模式交通换乘的方式来提高城市边缘区轨道交通的服务半径,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规划阶段需要对步行、自行车的接驳方式,自行车停车设施作出更多的重视。研究最后对低碳城市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①城市规划必须成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而非终极方案,并且需要针对目标建立评价的准则;②城镇体系的规划应结合区域性公共交通体系的建立,才能有效控制城市无序蔓延,降低交通能耗;③鼓励适度的用地混合,考虑建立在绿色交通体系上的居住与就业的动态平衡关系,避免巨型或单一化的功能分区。提倡小尺度街区、土地混合使用的开发模式;④未来中国可持续低碳城市的结构一定是建立在骨干公交联络的自行车友好的城市框架下的,放弃自行车就是放弃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努力促进绿色交通;⑤城市形态结构形态的构建采用网络嵌套的理论来对中心地理论的实际应用局限进行修正,大型公共设施的建设要与公共交通枢纽相结合;⑥开发强度取决于公共交通的可达性,这也是确定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一个基本依据。

篇四:国家长远规划论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参考文献

  :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何克抗,李文光编著.教育技术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周跃良.现代教育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王佑镁.电子学档:信息化教学新思路.中国电化教育,2002(10)

  [5][7]张治勇,李国庆.美国电子学档开发:经验、挑战及启示.教育科学研究,201[6]甘永成,祝智庭.信息化教育中的知识管理.电化教育研究,2002(7)

  [8]陈力娟.浅谈元数据及其应用.中国统计,2006(11)

篇五:国家长远规划论文

  我国全科医生的紧缺

  国家有长远规划

  2021年,我国每万名居民将配置2—3名全科医生。目前不仅数量远远不足,而且有正规本科学历的、经过严格全科训练的少之又少

  缺!四川新津县花源镇公立卫生院院长杨成告诉记者,卫生院只有5名全科医生,实在太少了。

  缺!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凯瑞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董砚奉说,中心有全科医生9名,相对于服务的10万人口来说远远不够。

  缺!上海市2021年度计划招收300名全科住院医师进入培训项目,结果只招收到了144名。

  缺!北京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杜雪平介绍,中心全科医生有40多名,但相对于13万服务人口及庞杂的工作来说,数量还是少。

  从西部落后地区到东部发达地区,几乎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缺全科医生。卫生部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注册的全科医生仅有7.8万名。而按照《国务院关于

  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到2021年要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也就是说届时将有30万—40万名全科医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曾益新指出,目前我国全科医生不仅仅是数量不足,具有医学本科学历并经过严格全科训练的全科医生更是少之又少。

  “中国的全科医生质量有待提高。”杜雪平说,即使在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社区注册的全科医生整体质量都不高,更何况是全国其他地区。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各地全科医生基本上是在岗简单培训几个月,而且起始学历较低,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往往是中专、大专学历的居多。

  由于数量少、整体队伍素质偏低,社区出现一个好大夫,往往会被居民热情追捧。谢吉伯曾在英国做了15年的社区全科医生,2021年他选择到北京市东城区

  海运仓社区卫生服务站做医生。有时,服务站会挂出这样的牌子——“英国医生,免费查脚”,很快一拨拨居民蜂拥而至。社区居民单桂兰就是谢吉伯的忠实“粉

  丝”之一,她希望这样的大夫更多一些。

  大量中专、大专甚至是没有学历的医生进入社区,导致社区医疗服务水平下降,无法获得老百姓的信任,难以担负将大部分病人留在基层的作用

  “有人认为全科医生是‘全能医生’,什么科都能看,什么手术都能做;有人认为他们是‘低能医生’,水平差,所以当不了专科医生。从老百姓到卫生系统业内

  人士,都

  存在认识不清的情况,没有从认识上高度重视全科医生的作用,没有给予相应的经济和社会地位,而这恰恰是造成我国全科医生数量少、素质低的主要原

  因。”曾益新说。

  全科医师为何不受重视?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全科医学科副主任潘志刚分析,以前我们对社区卫生服务认识不足,重视

  不够,造成大量中专、大专甚至是没有学历的医生进入社区卫生服务领域,导致社区医疗服务水平下降,群众不信任;全科医师的岗位职责不清、待遇低,也影响其

  地位。

  另外,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对于高新技术的崇拜也是造成全科医师不受重视的一个原因。发达国家也曾经历过这个阶段,当时全科医师被认为是爬不上专科阶梯的二流医生。

  还有一个方面的原因就是医疗资源分布不合理,三级医院占据过多医疗资源,居民在社区仅仅是开药,社区医生难以真正承担首诊任务,因此不被人认可。

  “在国外,全科医生一般能达到医生总数的50%,其受重视程度甚至高于专科医生。”曾益新说,我国决定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是一项革命性的举措,因为全科医

  生是一群社会精英,不比专科医生素质低,他们是能真正落实国家预防为主方针的人员,是解决看病难问题的关键,是促进社区和谐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

  据台湾联新国际集团总执行长张焕祯介绍,在台湾,80%的疾病在全科医生那里可以得到治疗,另有20%的病人需要经由全科医生转诊给其他专科医生做进一步诊治。

  据张焕祯介绍,健康教育是全科医生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迈入人口老龄化,往往会衍生许多严重的并发症,耗费的医疗成本十分惊人。以

  台湾为例,去年老年人口耗去台湾医疗资源的25%,其中大多都与慢性病并发重症疾病相关。我国内地60岁以上老龄人口已达到1.7亿,数量居世界第一,其

  耗费的医疗资源将更加惊人。

  “过去以疾病治疗为主,当前则应该以医疗干预或健康教育等方式来降低民众患病率,全科医生应该成为社区居民

  健康的守护者。”张焕祯说,中国内地目前的状况,犹如30年前台湾刚刚开始实行全科医生制度的情境。也就是说,离百姓有需求时第一选择是全科医生的目标,内地起码还有30年的路要走。

  谢吉伯说,中国全科医生制度和英国的家庭医生制度相同。该制度首先表现在医护的连续性,即医生与患者是长

  期的合伙关系,医生对患者具有长期责任。其次是医生由被动看病改为主动寻访。尤其是对慢性疾病的管理,医生不可以等病人,要去随访病人。第三是将治疗提升

  到管理层面。疾病要管理而不是治疗,这对慢性疾病十分重要,不是医生开个药就完了。全科医生在医疗硬件设施不够充分的情况下,什么常见病都要看,挑战性很

  大,更能体现人的发展价值。此外,全科医生强调团队概念,一个全科医生团队可能会由一名全科医生、一名护士、一名公共卫生服务医生组成。由多个专业人才组

  成的团队,共同参与到病人的长期健康管理中去。

  关键在于建机制、给待遇,改变全科医生收入低、不受重视、出路不佳、难以实现自我价值等现状

  “收入低,不被人重视,以及看不到未来的出路和前景,造成了中国全科医生的缺乏,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张焕祯分析当前全科医生存在的诸多问题时说。

  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虬津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杨小勇工作10年了,2021年获得了执业医师资格,前两年参加了全科医生的培训。像这样的医生在当地属于人

  才,然而杨小勇感觉全科和原来的内科没有太大差别,工资涨了一点,达到2400元左右,另外职称评定也不会被优先考虑。

  尹朝霞是一名研

  究心血管病的博士,去年底,她主动要求从复兴医院下到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收入少了,但我不是奔着收入来的,而是奔着事业来的,希望更能体现自我

  价值。”尹朝霞说。让她没想到的是,自己成了一个特例,别人见了她总会问:“你为什么要到社区做医生?大医院多好。”

  杜雪平在15年前就到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么多年来,她的最大感受是社区的医生几乎什么活儿都干,太杂太乱,定位不清晰,导致全科医生很辛苦,却不一定能有收入补偿其价值。

  潘志刚分析,首先,“社区基本功能服务包”缺少具体内容,职责不清,全科医生经常在多个岗位之间轮转或者同时承担多个岗位的工作,因此,难以按岗位定工

  资标准。其次,政府管理部门对全科医生的服务认识不足,认为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就应该是低价格。同时,社区卫生服务的范围、数量有限,即使实施收支两条线

  政策,全科医生的付出与收入仍然不成比例。

  “上海这样的大都市以解决户口为招录条件都招不满人,除了社区医生地位不高以外,待遇低是非常重要的原因。表面上看,工资水平相差不大,但如果考虑到奖金的话,社区医生平均薪资与医院专科医生平均水平相差就比较大了。”潘志刚说。

  “越是偏远基层地区,收入应该越高。我国城乡差距大,要吸引高水平的人才去工作,必须要建立完善的机制和制度。”曾益新说,好的待遇不仅是经济方面的,还应该包括非经济方面的,如福利、继续教育、子女教育等系统的制度。他说:“解决看病难的关键在于强基层,强基层的关键在于强人才,强人才的关键在于建机

  制,建机制的关键在于给待遇。”

  曾益新说,瑞典全科医生收入是社会平均水平的2.2倍,在英国达到4.2倍,美国全科医生达到3.3—3.7倍。因此,他建议过渡阶段在每个基层医疗机构设立两个不占编制的“特聘全科医生”岗位,共计10万人。国家为这些岗位公开招聘医学本科毕业并在大医

  院接受了2年以上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的人员,再对其进行一年的全科强化训练,这样,明年就有产出,争取3年内10万人全部到位,我们的基层人才队伍就可以

  大大加强了。除了绩效工资,中央给每人每年另外补贴10万元,富裕地区地方政府还可以再增加

  补贴。资金不是问题,即使10万人全部到位,中央财政投入每年

  需要约100亿元,但对于“强基层”可以起到关键而且是快速的作用。

  据悉,澳大利亚偏远地区全科医师平均薪资至少是在城市工作全科医师的4倍,主要由政府负责支付;在英国,政府通过一个独立的社区管理部门,按照协议替老百姓购买全科医师服务,以人头费补偿形式为主。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篇六:国家长远规划论文

  中国十年发展

  1978年,美国《华尔街日报》记者罗伊斯特来到广州,他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最早来华的美国记者之一。在《中国牌的马克思主义》一文中,他基于自己的采访,作出了这样的判断:中国共产党人“是完全讲求实际的”。

  2006年,英国学者马丁·雅克如此断言:“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因为那一年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

  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夕,美国投资家库恩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说,“从2002年到2012年这十年是中国发展、壮大、转型的关键时期,历史将会记住这一时期取得的成就。”

  在世界的眼中,2002----2012的短短十年,已成为新中国历史上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

  1978年,美国《华尔街日报》记者罗伊斯特来到广州,他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最早来华的美国记者之一。在《中国牌的马克思主义》一文中,他基于自己的采访,作出了这样的判断:中国共产党人“是完全讲求实际的”。

  2006年,英国学者马丁·雅克如此断言:“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因为那一年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

  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夕,美国投资家库恩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说,“从2002年到2012年这十年是中国发展、壮大、转型的关键时期,历史将会记住这一时期取得的成就。”

  在世界的眼中,2002----2012的短短十年,已成为新中国历史上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在中国道路上,一个宏阔的、开放的、包容的、动态的理论体系不断成熟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理论创新始终与中国的发展实践相结合,从实践中升华成熟,并在应对一系列考验和挑战中经受检验而进入新境界。

  2012年7月27日,中国科学院发布的《中国科学发展报告2012》说,近20年来,中国的GDP质量上升了46.5%。报告主编、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牛文元分析认为,这说明中国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GDP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特别是在2005年以后,GDP质量指数的增长速率明显加快,出现了加速提升的“异常点”。

  “科学发展观带来了中国大地的勃勃生机。”全国党建研究会会长虞云耀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和灵魂是创新,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是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集中体现。

  过去的十年,既是“黄金机遇期”又是“矛盾凸显期”,机遇和挑战交织并存,党中央始终把握大势,准确判断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顺应形势变化,努力争取战略机遇;多手施策、积极维护战略机遇;坚持科学发展、用好战略机遇,不断探索充实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而贯穿其间的一条主线,正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日益升华。以人为本,人民至上,解决现代化过程中人与物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现代化的目的和动力。

  2002年,党的十六大闭幕不到一个月,胡锦涛率新一届中央书记处集体来到西柏坡,提出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执政为民的新理念。

  “民生政策频频出台,民生投入逐年加大,十年间党和政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说,从“为人民服务”、“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再到“以人为本”的提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一心为民的政治追求,凸显了党执政理念的日臻成熟。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室务委员兼副秘书长孙业礼研究员认为,以人为本的提出,解决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人与物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现代化的动力和目的,使中国的发展有可能避免西方国家走过的弯路,这对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是一个重大贡献,对人类的现代化进程也有着重要的启示。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但是,我国的现代化起步和加速过程中,也曾出现过重物不重人的倾向,特别是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倾向。正因如此,十六大以来,在“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指引下,中国的民生建设驶入了快车道。

  民生指标备受重视:“人均”概念写入“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提出“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等目标;在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中,提高了就业率、社会保险率等民生指标考核权重。

  民生政策频频出台:全面取消农业税,推广新农合、新农保,连续降低药品

  零售价格,连续8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多次上调个税起征点,提高国家扶贫标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解决现代化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为中国现代化进程提供稳定社会环境,为人类社会和谐共存指明新的方向。

  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表明,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之后,经济社会常常会进入社会矛盾的尖锐和突发期。在这个阶段,既有因为举措得当从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平稳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因为应对失误从而导致经济徘徊不前和社会长期动荡的失败教训。进入新世纪,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中国现代化已进入了这样一个关键的阶段。

  建设生态文明,解决现代化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中国的现代化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观察中国向现代化挺进的过程,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始终相伴。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也要看到,由于我国粗放型的发展方式未能得到根本转变,经济发展中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凸显,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破解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需要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

  正视这种严峻的现实,中国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这一全新的理念。2007年,党的十七大首次明确将这个概念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提出来。“推进两型社会”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给发展的品质赋予了新标准,也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了一个全维度的坐标。而且随之采取的一系列硬性措施让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不再是停留在纸面上的字词:绿色GDP的政绩考核被引入发展,节能减排作为约束性指标;生态补偿的体制机制稳步推进,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和环境监管体制向前迈进。

  10年间,中国成为世界上投资清洁能源力度最大的国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2.9%;“十一五”期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14.29%,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12.45%,基本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纲要的目标任务;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全国森林面积由23.9亿亩增加到29.3亿亩,森林覆盖率由16.55%提高到20.36%;全国沙化土地面积逐年缩减,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向“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2002年七大水系重点监测断面中,仅有29.1%满足Ⅰ~Ⅲ类水质要求,2011年提高到61.0%;2002年近岸海域一、二类海水比例为49.7%,2011年提高到62.8%;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47.16万平方公里;2002年,空气质量达标城市的人口比例仅占统计城市人口总数的26.3%;2011年,325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的比例为89.0%。

  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解决增长与发展的关系,使中国的现代化尽快走上创新驱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发展是中国的第一要务,是中国最大的政治。而科学发展是实现发展的要义所在。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十分重要的一环就是要正确处理增长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的关系。其实质就是要处理好“快”与“好”的关系。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扎实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要求。2007年,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正式地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并全面阐明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和要求。2010年10月,党中央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又好又快”指明了方向。

  从“又快又好”调整为“又好又快”,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不是一个顺序的简单变化,而是抓住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症结所在。郑新立说,“这个重要调整,强调的是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反映了党中央对发展规律的把握和推动科学发展认识的深化,扩大了发展的内涵,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执政党在实现什么样的发展问题上最响亮的回答。

  “转变发展方式,解决增长与发展的关系,使中国的现代化走上创新驱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孙业礼说,科学发展观提出之初,中央高层就曾论述了增长与发展的关系,后来进一步提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思想,强调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从重速度到重质量重效益,从经济增长的单兵突进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要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快产业优化升级,缓解能源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改善人民生活,迫切需要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迫切需要加紧建设创新型国家。

  正因如此,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从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出发,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篇七:国家长远规划论文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

  目

  录

  序言

  第一部分

  总体战略

  第一章

  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一)指导思想

  (二)工作方针

  第二章

  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

  (三)战略目标

  (四)战略主题

  第二部分

  发展任务

  第三章

  学前教育

  (五)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六)明确政府职责

  (七)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第四章

  义务教育

  (八)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

  (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第五章

  高中阶段教育

  (十一)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十二)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

  (十三)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第六章

  职业教育

  (十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十五)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

  (十六)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十七)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第七章

  高等教育

  (十八)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十九)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十)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二十一)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二十二)优化结构办出特色

  第八章

  继续教育

  (二十三)加快发展继续教育

  (二十四)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

  (二十五)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

  第九章

  民族教育

  (二十六)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

  (二十七)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

  第十章

  特殊教育

  (二十八)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

  (二十九)完善特殊教育体系

  (三十)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第三部分

  体制改革

  第十一章

  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三十一)更新人才培养观念

  (三十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三十三)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

  第十二章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三十四)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三十五)完善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

  (三十六)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

  (三十七)加强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

  第十三章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三十八)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

  (三十九)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四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四十一)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

  第十四章

  办学体制改革

  (四十二)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四十三)大力支持民办教育

  (四十四)依法管理民办教育

  第十五章

  管理体制改革

  (四十五)健全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

  (四十六)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

  (四十七)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

  第十六章

  扩大教育开放

  (四十八)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四十九)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五十)提高交流合作水平

  第四部分

  保障措施

  第十七章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五十一)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五十二)加强师德建设

  (五十三)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五十四)提高教师地位待遇

  (五十五)健全教师管理制度

  第十八章

  保障经费投入

  (五十六)加大教育投入

  (五十七)完善投入机制

  (五十八)加强经费管理

  第十九章

  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五十九)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六十)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

  (六十一)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第二十章

  推进依法治教

  (六十二)完善教育法律体系

  (六十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六十四)大力推进依法治校

  (六十五)完善督导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

  第二十一章

  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

  (六十六)组织实施重大项目

  (六十七)组织开展改革试点

  第二十二章

  加强组织领导

  (六十八)加强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六十九)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

  (七十)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序

  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党全社会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改革逐步深化,办学水平不断提高。进入本世纪,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农村教育得到加强,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教育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的素质,推进了科技创新、文化繁荣,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我国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

  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世界格局深刻变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

  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更加迫切。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

  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活,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完全落实。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强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共同心声。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第一部分

  总体战略

  第一章

  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把握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依法治教,尊重教育规律,夯实基础,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提升内涵,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教育,完善社会力量出资兴办教育的体制和政策,不断提高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

  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优质教育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增强教育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第二章

  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

  (三)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扫除青壮年文盲。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提高到

  13.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11.2年,其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以上,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

  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

  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得到更大满足。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各类人才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50%以上。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提高教育开放水平,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四)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

  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保证体育课和体育锻炼时间,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防教育、安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表1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

  2009年2015年2020年

  学前教育

  幼儿在园人数(万人)

  2653530400学前三年毛入园率(%)50.962.075.学前一年毛入园率(%)74.090.095.九年义务教育

  在校生(万人)

  15772161001650巩固率(%)

  90.893.095.高中阶段教育

  在校生(万人)46244500470毛入学率(%)79.287.090.职业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万人)21792250235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万人)12801390148高等教育

  在学总规模(万人)29793350355在校生(万人)28263080330其中:

  研究生(万人)14017020毛入学率(%)

  24.236.040.继续教育

  从业人员继续教育16600290003500(万人次)

  表2人力资源开发主要目标

  2009年2015年2020年

  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口数(万人)9830145001950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9.510.511.2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

  9.915.020.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2.413.313.5其中:受过高中阶段及以上教育的比例(%)67.087.090.0第二部分

  发展任务

  第三章

  学前教育

  (五)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对幼儿习惯养成、智力开发和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的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

  (六)明确政府职责。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实行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财政补助。完善幼儿园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和收费标准。建立幼儿园准入和督导制度,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行政部门宏观指导和管理学前教育,相关部门履行各自职责,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发展学前教育。

  (七)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入园。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新建扩建托幼机构,在小学附设学前班,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富余校舍和教师资源。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

  第四章

  义务教育

  (八)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

  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适应城乡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办好必要的教学点,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健全动态监测机制。加快农村寄宿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宿需求。采取必要措施,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就学困难等原因而失学,努力消除辍学现象。

  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教师资格标准。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逐步推行小班教学。配齐音乐、体育、美术等薄弱学科教师,开足规定课程。大力推广普通话教学,使用规范汉字。

  增强学生体质。科学安排学习、生活、锻炼,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提倡合理膳食,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营养水平。

  (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各项资源。

  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实行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在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就近进入公办学校的前提下,发展民办教育,提供选择机会。

  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

  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鼓励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

  (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危害民族未来。通过减轻课业负担,保证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

  各级政府要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统筹规划,整体推进。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

  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的时间。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丰富学生课外及校外活动。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各种考级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

  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共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关心社会教育,帮助子女养成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第五章

  高中阶段教育

  (十一)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到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今后一个时期总体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加大中西部贫困地区高中阶段教育的扶持力度。逐步消除大班额。

  (十二)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提高课程的选择性,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的指导。

  (十三)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采取多种方式,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

  第六章

  职业教育

  (十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

  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制定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标准。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开展职业技能竞赛。

  (十五)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十六)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统筹,促进农科教结合。强化省、市(地)级政府统筹职业教育发展的责任,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根据需要办好县级职教中心。强化职业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和综合利用,推进城乡、区域合作,增强服务“三农”能力。加强涉农专业建设,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支持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参与新型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十七)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改革招生和教学模式。积极推进“双证书”制度,推进职业院校课程标准和职业技能标准相衔接。完善就业准

  入制度,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鼓励毕业生在职继续学习,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加大对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的宣传表彰力度,形成行行出状元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七章

  高等教育

  (十八)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十九)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加大教学投入。教师要把教学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促进文理交融;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推进创业教育。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全面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严格教学管理。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有为,增强诚信意识。改进高校教学评估。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

  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二十)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大力开展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坚持服务国家目标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加强基础研究;以重大实际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应用研究。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加强高校重点科研创新基地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

  (二十一)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积极参与决策咨询,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鼓励师生开展志愿服务。

  (二十二)优化结构办出特色。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和层次、类型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优化区域布局结构,设立支持地方高等教育专项资金,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支持,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新增招生计划向中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地区倾斜,扩大东部高校在中西部地区招生规模。鼓励东部地区高等教育率先发展,加大东部地区高校对西部地区高校对口支援力度。

  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继续实施“985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继续实施“211工程”和启动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改进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估,进行动态管理。鼓励学校优势学科面向世界,支持参与和设立国际学术合作组织、国际科学计划,支持与海内外高水平教育、科研机构建立联合研发基地。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产生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贡献力量。

  第八章

  继续教育

  (二十三)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的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新继续教育观念,加大投入力度,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倡导全民阅读,推动全民学习。到2020年,努力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

  (二十四)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成立跨部门继续教育协调机构,统筹指导继续教育发展。行业主管部门或协会负责制定行业继续教育规划和组织实施办法。将继续教育纳入各行业、各地区总体发展规划。加快继续教育法制建设。健全继续教育激励机制。鼓励个人多种形式接受继续教育,支持用人单位为从业人员提供继续教育。加强继续教育监管和评估。

  (二十五)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大力发展教育培训服务,统筹扩大继续教育资源。鼓励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相关组织开展继续教育。加强城乡社区教育机构和网络建设,开发社区教育资源。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

  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

  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健全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办好开放大学,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

  第九章

  民族教育

  (二十六)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加快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对于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要加强对民族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切实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特殊困难和突出问题。

  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推进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国家法律法规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引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不断夯实各民族大团结的基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二十七)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公共教育资源要向民族地区倾斜。中央财政加大对民族教育支持力度,民族地区各级政府按照事权划分增加投入。

  促进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巩固提高民族地区普及义务教育成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支持边境县和民族自治地方贫困县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快民族地区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支持教育基础薄弱地区改扩建、新建一批高中阶段学校。大力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加大对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积极发展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支持民族院校

  加强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办好高校民族预科班。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教育事业的扶持力度。

  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全面开设汉语文课程,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文接受教育的权利。重视加强学前双语教育。国家对双语教学的师资培养培训、教学研究、教材开发和出版给予支持。

  加强教育对口支援。认真组织和落实内地省、市对民族地区教育支援工作。办好在内地举办的少数民族班(学校)和面向民族地区的职业学校。加大对民族地区师资培养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国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支持高等学校毕业生到民族地区基层任教。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第十章

  特殊教育

  (二十八)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特殊教育是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基本途径。提高残疾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培养残疾学生积极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加强残疾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培养。

  各级政府要加快发展特殊教育,把特殊教育事业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议事日程。

  (二十九)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到2020年,基本实现地市和30万人口以上、残疾儿童较多的县都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鼓励和支持各级各类学校接受残疾人入学,不断扩大随班就读和普通学校特教班规模。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

  育普及水平,加快发展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重视职业教育,加快推进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大力开展面向成年残疾人的职业培训。

  (三十)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国家制定特殊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标准、地方政府制定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投入力度。鼓励和支持接收残疾学生的普通学校为残疾学生创造学习生活条件。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采取措施落实特殊教育教师待遇。在优秀教师表彰中提高特教教师比例。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的资助力度。逐步实施残疾学生免费高中阶段教育。

  第三部分

  体制改革

  第十一章

  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三十一)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大中小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三十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建立健全教材质量监管制度。深入研究、确定不同教育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形成更新教学内容的机制。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校外活动。加强中小学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加强学生社团组织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

  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机制。改进优异学生培养方式,在跳级、转学、转换专业以及选修高一学段课程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健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拔方式,改进中学生升学推荐办法,创新研究生培养方法。探索高中、高等学校拔尖学生培养模式。

  (三十三)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完善学生成长记录,做好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

  改进社会人才评价及选用制度,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树立科学人才观,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强化人才选拔使用中对实践能力的考查,克服社会用人单纯追求学历的倾向。

  第十二章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三十四)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成立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考试改革方案,指导考试改革试点。完善专业考试机构功能,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三十五)完善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完善初中就近免试入学的具体办法。完善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改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方式,发挥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的导向作用。规范优秀特长生录取程序与办法。中等职业学校实行自主招生或注册入学。

  (三十六)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深化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着重考查综合素质和能力。以高等学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完善国家考试科目试题库,完善统一命题和分省命题方式,保证国家考试的科学性、导向性和规范性。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的办法,探索实行社会化考试。

  逐步实施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高等学校普通本科入学考试由全国统一组织;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探索实行高水平大学联考。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深入推进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改革,加强创新能力考查,发挥和规范导师在选拔录取中的作用。

  完善招生录取办法,建立健全有利于专门人才、创新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高等学校普通本科招生以统一入学考试为基本方式,结合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对特长显著、符合学校培养要求的,依据面试或者测试结果自主录取;高中阶段全面发展、表现优异的,推荐录取;符合条件、自愿到国家需要的行业、地区就业的,签订协议实行定向录取;对在实践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或具有特殊才能的人才,建立专门程序,破格录取。

  (三十七)加强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完善考试招生信息发布制度,实现信息的公开、透明,保障考生权益,加强政府和社会监督。公开高等学校招生名额分配原则和办法,公开招生章程和政策、招生程序和结果,公开自主招生办法、程序和结果。加强考试招生法规建设,规范学校招生录取程序。强化考试安全责任,加强诚信制度建设,坚决防范和严肃查处考试招生舞弊行为。

  第十三章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三十八)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适应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明确政府管理的权限和职责,明确各级各类学校办学的权利和责任,形成不同办学模式,避免千校一面。完善学校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机制。健全校务公开制度,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督。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三十九)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政府及其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改进管理方式,完善管理制度,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事项,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高等学校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自主开展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自主制定学校规划并组织实施,自主设置

  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机构,自主确定内部收入分配,自主管理和使用人才,自主管理和使用学校财产和经费。扩大普通高中及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模式、育人方式、资源配置、人事管理、合作办学、服务社区等方面的自主权。

  (四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治理结构。公办高等学校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依法落实党委、校长职权。完善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办法。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建设,发挥群众团体的作用。

  加强章程建设。各类高校应依法制定章程,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尊重学术自由,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全面实行聘任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确立科学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

  扩大社会合作。探索建立高等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探索高等学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的模式,推进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的资源共享,形成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提高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推进专业评价。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校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制度。探索与国际高水平教育评价机构合作,形成中国特色学校评价模式。建立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

  (四十一)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完善普通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负责制。完善校长任职条件和任用办法。实行校务会议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扩大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自

  主权。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引导社区和有关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发挥企业参与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作用。建立中等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机制。

  第十四章

  办学体制改革

  (四十二)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教育活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深化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各地可从实际出发,开展公办学校联合办学、委托管理等试验,探索多种形式,提高办学水平。

  改进非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完善优惠政策,鼓励公平竞争,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进入教育领域。

  (四十三)大力支持民办教育。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重要的工作职责,鼓励出资办学,促进社会力量以独立举办、共同举办等多种形式兴办教育。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学校。

  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政策。积极探索和制定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对具备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条件的民办学校,按规定程序予以审批。建立完善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险制度。

  健全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政府委托民办学校承担有关教育和培训任务,拨付相应教育经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资助民办学校。国家对发展民办教育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学校和个人给予奖励和表彰。

  (四十四)依法管理民办教育。教育行政部门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民办教育发展的统筹、规划和管理工作。开展对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试点。规范民办学校法人登记。完善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民办学校依法设立理事会或董事会,保障校长依法行使职权,逐步推进监事制度。积极发挥民办学校党组织的作用。完善民办高等学校督导专员制度。落实民办学校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依法明确民办学校变更、退出机制。切实落实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资产、抽逃资金或者挪用办学经费。依法建立民办学校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建立民办学校办学风险防范机制和信息公开制度。扩大社会参与民办学校的管理与监督。加强对民办教育的评估。

  第十五章

  管理体制改革

  (四十五)健全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以简政放权和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推进中央向地方放权、政府向学校放权,明确各级政府责任,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促进管办评分离,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中央政府统一领导和管理国家教育事业,制定发展规划、方针政策和基本标准,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和区域布局。整体部署教育改革试验,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地方政府负责落实国家方针政策,开展教育改革试验,根据职责分工负责区域内教育改革、发展和稳定。

  (四十六)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进一步加大省级政府对区域内各级各类教育的统筹。统一管理义务教育,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依法落实发展义务教育的财政责任。促进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合理分布,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重点扶持困难地区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促进省域内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和资源共享,支持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完善以省级政府为主管理高等教育的体制,合理设置和调整高等学校及学科、专业布局,提高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依法审批设立实施专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审批省级政府管理本科院校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已确定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学位授予点。完善省对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体制,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根据国家标准,结合本地实际,合理确定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教师编制等实施标准。统筹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教育区域协作,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支持和督促市(地)、县级政府履行职责,发展管理好当地各类教育。

  (四十七)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监督管理和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建立健全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维护教育公平和教育秩序。改变直接管理学校的单一方式,综合应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

  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管理的有效性。规范决策程序,重大教育政策出台前要公开讨论,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成立教育咨询委员会,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咨询论证,提高重大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建立和完善国家教育基本标准。成立国家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构,定期发布监测评估报告。加强教育监督检查,完善教育问责机制。

  培育专业教育服务机构。完善教育中介组织的准入、资助、监管和行业自律制度。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基金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在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

  第十六章

  扩大教育开放

  (四十八)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四十九)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吸引境外知名学校、教育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合作设立教育教学、实训、研究机构或项目。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好若干所示范性中外合作学校和一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探索多种方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吸引更多世界一流的专家学者来华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有计划地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和学术团队。引进境外优秀教材,提高高等学校聘任外籍教师的比例。吸引海外优秀留学人员回国服务。

  (五十)提高交流合作水平。扩大政府间学历学位互认。支持中外大学间的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建立教学科研合作平台,联合推进高水平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加强中小学、职业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推动我国高水平教育机构海外办学,加强教育国际交流,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和教育服务。支持国际汉语教育。提高孔子学院办学质量和水平。加大教育国际援助力度,为发展中国家培养培训专门人才。拓宽渠道和领域,建立高等学校毕业生海外志愿者服务机制。

  创新和完善公派出国留学机制,在全国公开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学习。加强对自费出国留学的政策引导,加大对优秀自费留学生资助和奖励力度。坚持“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政策,提高对留学人员的服务和管理水平。

  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增加中国政府奖学金数量,重点资助发展中国家学生,优化来华留学人员结构。实施来华留学预备教育,增加高等学校外语授课的学科专业,不断提高来华留学教育质量。

  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双边、多边和全球性、区域性教育合作。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组织教育政策、规则、标准的研究和制定。搭建高层次国际教育交流合作与政策对话平台,加强教育研究领域和教育创新实践活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第十七章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五十一)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保障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提高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倡导教育家办学。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批教育家。大力表彰和宣传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国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设立荣誉称号。

  (五十二)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形成良好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克服学术浮躁,查处学术不端行为。

  (五十三)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创新和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积极推进师范生免费教育,进一步完善制度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完善代偿机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艰苦边远地区农村学校当教师。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政府预算,对中小学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加强中小学校长培训,重视班主任和辅导员培训。加强教师教育,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增强实习实践环节,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大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力度。依托相关高等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完善相关人事制度,聘任(聘用)具有实

  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提高持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教师比例。

  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大力提高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促进跨学科、跨单位合作,形成高水平教学和科研创新团队。创新人事管理和薪酬分配方式,引导教师潜心教学科研,鼓励中青年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长江学者奖励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项目,为高校集聚具有国际影响的学科领军人才。

  (五十四)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完善津补贴标准,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制定教师住房优惠政策。建设农村边远艰苦地区学校教师周转宿舍。落实和完善教师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政策。国家对在农村地区长期从教、贡献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

  (五十五)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国家制定教师资格标准,明确教师任职学历标准和品行要求。建立教师资格证书定期登记制度。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资格认定,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按职责分工依法履行中小学教师招聘录用、职务(职称)评聘、流动调配等职能。

  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对农村边远地区实行倾斜政策。制定高等学校、幼儿园教师编制标准。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职称)系列,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探索在职业院校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加强学校岗位管理,创新聘用方式,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积极性和创

  造性。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流动机制。城镇中小学教师在评聘高级职务(职称)时,原则上要有一年以上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经历。加强教师管理,完善教师退出机制。制定校长任职资格标准,促进校长专业化,提高校长管理水平。推行校长职级制。

  第十八章

  保障经费投入

  (五十六)加大教育投入。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要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

  各级政府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各项收入,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严格按照教育法律法规规定,年初预算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收入分配都要体现法定增长要求,保证财政教育拨款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3%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专项用于教育事业。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

  社会投入是教育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教育积极性,扩大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途径,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出资办学。完善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分担机制,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培养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调整学费标准。完善捐赠教育激励机制,落实个人教育捐赠支出在所得税前全额扣除政策。

  (五十七)完善投入机制。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提供公共教育服务职责,完善各级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保障学校办学经费的稳定来源和增长。各地根据国家

  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和教育教学基本需要,制定并逐步提高区域内各级学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

  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投入体制。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保障水平。尽快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债务。

  非义务教育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的投入机制。学前教育实行政府投入、社会举办者投入、家庭合理负担的投入机制。普通高中实行以财政投入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体制。随着财力增强,逐步提高高中阶段教育财政投入水平。中等职业教育实行政府、行业和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等多渠道依法筹集经费投入的机制。高等教育实行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学校设立基金接受社会捐赠等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予以扶持。

  进一步加大农村、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投入。中央财政通过加大转移支付,支持农村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解决突出问题。

  健全国家资助政策体系。各地根据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和发展情况,逐步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接受学前教育予以资助。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改善中小学学生营养状况。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完善助学贷款体制机制。推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完善研究生资助政策,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建立国家奖助学金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五十八)加强经费管理。坚持依法理财,严格执行国家财政资金管理法律制度和财经纪律。建立科学化精细化预算管理机制,科学编制预算,提高预算执行效率。设立高等教育拨款咨询委员会,增强经费分配的科学性。加强学校财务会计制度建设,完善经费使用内部稽核和内部控制制度。在高等学校试行设立总会计师职务,提升经费使用和资产管理专业化水平。公办高等学校总会计师由政府委派。加强经费使用监督,强化重大建设项目和经费使用全过程的审计,确保经费使用规范、安全、有效。建立并不断完善教育经费基础信息库,提升经费管理信息化水平。建立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制度,加强重大项目经费使用考评。加强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学校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管理制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使用效益。

  完善学校收费管理办法,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和收费资金使用管理。坚持勤俭办学,严禁铺张浪费,建设节约型学校。

  第十九章

  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五十九)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加快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升级换代。制定教育信息化基本标准,促进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六十)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建立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创新网络教学模式,开展高质量高水平远程学历教育。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使农村和边远地区师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

  (六十一)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制定学校基础信息管理要求,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推进政府教育管理信息化,积累基础资料,掌握总体状况,加强动态监测,提高管理效率。整合各级各类教育管理资源,搭建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教育信息,不断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

  第二十章

  推进依法治教

  (六十二)完善教育法律体系。按照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加快教育法制建设进程,形成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体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提请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修订职业教育法、教育法、学位条例、高等教育法、教师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制定有关考试、学校、终身学习、学前教育、家庭教育等法律。加强教育行政法规建设。各地根据当地实际,制定促进本地区教育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六十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各级政府要按照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依法履行教育职责。探索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落实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及

  时查处违反教育法律法规、侵害受教育者权益、扰乱教育秩序等行为,依法维护学校、学生、教师、校长和举办者的权益。完善教育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公众对教育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六十四)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学校要建立完善符合法律规定的学校章程和制度,依法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尊重教师权利,加强教师管理。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对学生实施的奖励与处分要符合公平、公正原则。健全符合法治原则的教育救济制度。

  开展普法教育。不断提高师生法律素质和公民意识。教育学生遵守公共生活秩序,知法守法。教师要自觉加强法律修养,做遵纪守法的楷模。

  (六十五)完善督导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制定教育督导条例,进一步健全教育督导制度。建立相对独立的教育督导机构,独立行使督导职能。健全国家督学制度,建设专职督导队伍。坚持督政与督学并重、监督与指导并重。加强义务教育督导检查,开展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督导检查。强化对政府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情况的督导检查。建立督导检查结果公告制度和限期整改制度。

  严格落实问责制。主动接受和积极配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教育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以及司法机关的司法监督。建立健全层级监督机制。加强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强化社会监督。

  第二十一章

  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

  (六十六)组织实施重大项目。2010-2012年,围绕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目标,着眼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加强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为重点,完善机制,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工程。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集中开展危房改造、抗震加固,实现城乡中小学校舍安全达标;改造小学和初中薄弱学校,逐步使义务教育学校师资、教学仪器设备、图书、体育场地基本达标;改扩建劳务输出大省和特殊困难地区农村学校寄宿设施,改善农村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寄宿条件,基本满足需要。

  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工程。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加强农村中小学薄弱学科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培养和补充一批边远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急需紧缺教师;对义务教育教师进行全员培训,组织校长研修培训;对专科学历以下小学教师进行学历提高教育,使全国小学教师学历逐步达到专科以上水平。

  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支持办好现有的乡镇和村幼儿园;重点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充分利用小学富余校舍和社会资源,改扩建或新建乡镇和村幼儿园;对农村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培训。

  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建设一批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提升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水平;完成一大批“双师型”教师培训,聘任(聘用)一大批有实践经验和技能的专兼职教师;支持一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和优质特色校建设,支持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校建设;支持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学校建设,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

  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加强中西部地方高校优势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东部高校对口支援中西部高校计划,加大对中西部高校的扶持力度;支持建设一批高等学校产学研基地;实施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继续实施“985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继续实施“211工程”和启动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继续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和“高校高层次创新人才计划”。

  民族教育发展工程。巩固民族地区“普九”成果,支持边境县和民族自治地方贫困县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重点扶持和培养一批边疆民族地区紧缺教师人才;加强对民族地区中小学和幼儿园双语教师培训;加快民族地区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启动内地中职班,支持教育基础薄弱县改扩建、新建一批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支持民族学院(大学)建设。

  特殊教育发展工程。改扩建和新建一批特殊教育学校,使地市和30万人口以上县、残疾儿童较多县都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为现有特殊教育学校添置必要的教学、生活和康复训练设施,改善办学条件;对特殊教育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程。启动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免除中等职业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学费;把普通高中学生和研究生纳入国家助学体系。

  国家教育信息化工程。提高中小学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逐步实现中小学每个班级均能开展多媒体教学;建设有效共享的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国家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和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建成较完备的国家级和省级教育基础信息库以及教育质量、学生流动、资源配置和毕业生就业状况等监测分析系统。

  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工程。支持一批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支持在高校建设一批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引进一大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开展大中

  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海外研修培训;支持扩大公派出国留学规模;实施留学中国计划,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支持孔子学院建设。

  (六十七)组织开展改革试点。成立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研究部署、指导实施教育体制改革工作。根据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动态调整的原则,选择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重大改革试点。

  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建立减轻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机制;开展高中办学模式多样化试验,开发特色课程;探索弹性学制等培养方式;建立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定期发布测评结果等。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试行县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试行优质高中将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普通初中的办法;切实解决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等。

  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试点。以推进政府统筹、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为重点,探索部门、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机制;开展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式培养试点;开展工学结合、弹性学制、模块化教学等试点;推进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培养新型农民的试点。

  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建设试点。建立区域内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之间的沟通机制;建立终身学习网络和服务平台;统筹开发社会教育资源,积极发展社区教育;建立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建立“学分银行”制度等。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探索贯穿各级各类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鼓励高等学校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支持有条件的高中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和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完善初中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探索高等职业学校自主考试或根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注册入学;探索自主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的具体方式;探索缩小高等学校入学机会区域差距的举措等。

  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试点。制定、完善学校章程,探索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学术委员会发挥积极作用的机制;全面实行聘任(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行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制度;探索协议工资制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办法;建立非事业编制合同制专职科研队伍,推进管理人员职员制;完善校务公开制度等。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试点。探索公办学校联合办学、中外合作办学、委托管理等改革试验;开展对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试点;建立民办学校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探索公办高等学校独立学院管理的有效方式等。

  地方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改革试点。建立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长效机制;制定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探索政府收入统筹用于支持教育的办法;建立教育投入分项分担机制;依法制定鼓励教育投入的优惠政策;对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实行工资福利倾斜政策等。

  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探索管办分离政校分开实现形式;合理部署区域内学校、学科、专业设置;制定办学条件、教师编制、招生规模等基本标准;推进县市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加强教育督导制度建设,探索督导机构独立履行职责的机制;探索省际教育协作改革试点,建立跨地区教育协作机制等。

  第二十二章

  加强组织领导

  (六十八)加强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推动教育事业

  优先发展、科学发展作为重要职责,健全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要把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作为各级党委、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各级政府要定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报告教育工作情况。建立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定点联系学校制度。党和政府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好各自的职责,支持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加强教育宏观政策和发展战略研究,提高教育决策科学化水平。

  (六十九)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把教育系统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进一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教育广大师生。深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

  健全各级各类学校党的组织。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贯穿学校党组织活动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高校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中小学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在学校工作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积极探索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

  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办学治校能力。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选拔任用学校领导干部。加大学校领导干部培养培训和交流任职的力度。

  着力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推进工作创新,增强生机活力。充分发挥学校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在优秀青年教师、优秀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重视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工作。

  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完善体现教育系统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坚决惩治腐败。坚持从严治教、规范管理,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校务公开。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种不正之风。

  (七十)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为师生创造安定有序、和谐融洽、充满活力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师生员工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加强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和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妥善处置各种事端。

  实

  施

  本规划纲要是21世纪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任务重、要求高,必须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分工。贯彻实施规划纲要,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各有关部门要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按照规划纲要的部署和要求,对目标任务进行分解,明确责任分工。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规划纲要的组织协调与实施,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密切协作,共同抓好贯彻落实。

  提出实施方案,制定配套政策。各地要围绕规划纲要确定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体制改革、重大措施和项目等,提出本地区实施的具体方案和措施,分阶

  段、分步骤组织实施。各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配套政策,尽快出台实施。

  鼓励探索创新,加强督促检查。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创造性地实施规划纲要,重视做好改革试点工作。对各地在实施规划纲要中好的做法和有效经验,要及时总结,积极推广。对规划纲要实施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和跟踪检查。

  广泛宣传动员,营造良好环境。广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广泛宣传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性、紧迫性,广泛宣传规划纲要的重大意义和主要内容,动员全党全社会进一步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为规划纲要的实施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篇八:国家长远规划论文

  未来人生规划的论文范文参考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未来人生规划的论文范文参考》的内容,具体内容:所谓人生规划就是一个人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发展的志向,对自身有限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对自己的未来的发展道路做出一种预先的策划和设计,受人生观支配。今天我要与大家分享的是:2篇未来人...

  所谓人生规划就是一个人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发展的志向,对自身有限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对自己的未来的发展道路做出一种预先的策划和设计,受人生观支配。今天我要与大家分享的是:2篇未来人生规划的论文相关范文。具体内容如下,欢迎阅读!

  未来人生规划的论文范文篇一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未来,由自己掌控。志存高远的我屹立于20岁的小山坡,目睹旅游业的发展,知识信息飞速发展,科技浪潮源源不绝,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形形色色人物竞赴出场,不禁感叹,这天下日新月异。作为一名经济管理系旅游管理专业的当代大学生,在机遇与挑战粉墨登场的未来社会中,我又该扮演哪种角色呢?可见一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文的重要性。

  水无点滴量的积累,难成大江河。人无点滴量的积累,难成大气候。

  没有兢兢业业的辛苦付出,哪里来甘甜欢畅的成功的喜悦?没有勤勤恳恳的刻苦钻研,哪里来震撼人心的累累硕果?只有付出,才能有收获。

  一位智者这样说过:一个不能靠自己的能力改变命运的人,是不幸的,也是

  1可怜的,因为这些人没有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反而成为命运的奴隶。而人的一生中究竟有多少个春秋,有多少事是值得回忆和纪念的。生命就像一张白纸,等待着我们去描绘,去谱写。而如今,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在一天天消磨时光的日子里,不如抓紧时间多学一些知识来充实自己。人的大学时光一生中也许就一次,不把握好,将来自己一定回追悔莫及。于是,再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我决定把自己的未来设计一下。有了目标,才有动力。

  第一部分、认识自己

  1.自己兴趣爱好大盘点

  业余爱好

  :看小说、写文章、打篮球、听音乐;喜欢的文学作品《三国演义》、《家》;喜欢的歌曲《将军令》、《十指紧扣》......;心中偶像:周恩来、比尔盖茨。2.自己优势盘点:学习成绩一般,交际圈子广,创新能力与组织能力强。

  3.自己劣势盘点:目前手头经济状况较为窘迫,海拔高度不够,体质偏弱。

  4.自己的优点盘点:做事认真踏实,责任心强,锲而不舍,勤于思考。

  5.自己缺点盘点:情绪波动较大,敏感过度,缺乏冒险精神。与人交际大多限于表面。

  6.生活中成功经验的盘点:暑假进行推销工作。学习工作中好朋友的悉心支持是我最大的财富。

  7.生活中失败的教训:高考失利打击较大。

  8.解决自我盘点中的劣势和缺点

  充分利用一直关心支持我的庞大的亲友团的优势,真心向同学、老师、1朋友请教,及时指出自身存在的各种不足并制定出相应计划加以针对改正。以一颗真诚与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任何人,用移花接木之法疗伤。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体育成绩,以弥补身高不足而带来的负面影响。积极争取条件,参加兼职工作,以解决独立生活问题并增强自身的社会工作阅历,为以后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部分、环境分析与职业机会评估

  (一)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共212.2万人,比去年增加了46%,而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量并没有明显增加。

  专家称,2003年就业率在70%左右,有64万大学生落实不了工作岗位。2004年高校毕业生达280万人,增长68万。

  北京市各高校2004年毕业生总人数已超13万。2005年338万。教育部力争做到就业率70%。120万人毕业就失业!高职的情况尤为严峻。2003年全国高职毕业生就业率是55%。

  全国的总体就业率是

  70%,本科生的就业率是80%以上。

  我国高职教育正处于探索期。

  教育部提出来毕业生就业难点在高职,重点也是在高职。

  (二)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

  大学生"僧多肉少"、无职可就与用人单位求贤若渴、人才难得并存。

  归根结底是教育与市场需要没有接轨。

  大多数高校没有帮助大学生做好大学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亟需为最终毕业进入社会职场做好知识技能和意识素质方面的准备。

  大学生职规渐受关注,势在必然,形势所迫,应运而生!

  1西方国家的学校教育中早就有"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辅导"课。

  在美国,八年级(高中)时就做职业兴趣分析。

  我国高中生在懵懵懂懂时被分为文、理科。

  大学选专业很少考虑到其职业兴趣和能力倾向。

  北京人文经济类综合重点大学的在校生调查表明——62%的大学生对自己将来发展、工作、职业生涯没有规划,33%大学生不明确,只有5%大学生有明确的设计

  第三部分

  职业选择

  就业不仅仅是对职业的选择,也是个人对将来人生道路和生存方式的选择。我之所以选择了计算机通信专业,是因为我在选择策略上注意到了以下四个方面:

  (一)从客观现实出发。职业选择必须从现实出发。首先要将个人的职业意愿、自身素质与能力结合起来,加以充分地考虑,估计一下自己能否胜任某项职业的要求,认真评价个人职业意愿的可能性,即进行准确的自我评价和定位。其次对职业岗位空缺与需求作出客观分析。

  (二)比较鉴别。在职业和就业者之间进行比较,将职业

  对人的要求具体化,比如教师职业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艺术工作者要求有丰富的创作力等等。其次在选出的多种职业目标中进行比较。自己的条件可能适合好几种职业,应当选出那些更符合条件的,更符合自己特长和专业发展的,经过努力能很快胜任的职业。再次将职业提出的各种条件进行比较。因为人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各种条件是有主次的,每个人进行职业定向时也是考虑多方面的,所以当个人的素质符合某种职业的主要条件时,职业选择就比较容易成功。

  (三)扬长避短。在选择职业时,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长处是什么、短处

  1是什么。一般来讲,当职业与个人的理想、爱好、个性特点、专业特长最接近时,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容易激发出来。因此,在选择职业时如果充分考虑到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专长,有待于个人全面发展等因素,走上工作岗位后,才有可能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把工作当作一件愉快事情去做,才能卓有成效地开创未来。

  (四)适时调整。依据以上三个策略,有的人可能当时的选择是对的,后来情况发生变化,还有的人在选择时考虑不够全面,在实践中行不通,这就要依据新的情况,适时调整,慎重地进行新的选择,以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方案,适时调整的引申含义是:对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单位和职业,如果不能一步到位,可以采取打好基础、抓住机会、分步跃进、逐渐逼近的策略。作为大学毕业生,应该树立有所作为的思想,如果客观现实条件不具备,就应该适时调整,创造时机使条件成熟

  一)思想政治及道德素质方面: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

  观、道德观、奋斗观、创业观,坚持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定期递交对党的章程的学习、认识及实践,以及自己的言、行、感受,争取早日通过审核,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党团活动。

  二)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方面:适时参加社会调查活动。适时参加安全义务献血、植树活动、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等公益事业。

  三)科技学术创新创业方面:

  扎实学习专业技能,同时,充分利用校内图书馆、校外购书城及网络信息,开拓视野,扩展知识范围,以此,激发、开拓思路,尝试设计开展学术创新、科技创新。

  1四)文体艺术、社团活动与身心发展方面:积极参加校内外文体艺术活动、校内社团活动、演讲赛、辩论赛、书画比赛等,以此充分锻炼胆量、能力,展示个人风采。积极参加身体锻炼,每周平均出操四次,每次半小时左右。

  五)技能培训方面:虽然省二级计算机考试已经通过,但这远远不够达到目标。因此,我决定本学期(即大二下半学期)参加英语四级考试和与专业有关的能力资格考试并力争通过,大三第一学期参加英语六级考试并力争通过,大三第二学期参加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并力争通过。

  六)学业方面:平时,无非常特殊情况绝不迟到、请假,更不准旷课,保证好学习听讲时间及学习质量。除去上课时间,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除去必要适可的身体锻炼、娱乐活动及休闲时间外,均应安心、踏实、专注地攻读专业书籍及其它类别的实用书籍。学习时应注意预习、听讲、复习、综合分析对比联系,以及所用时间比例。知识积累不仅应做到广、博,更应做到专、精,力争毕业时获得优秀毕业生称号。

  所以,我建议的职业规划公式如下:

  成功的职业人生=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x今天的全力以赴x现实正确的选择。

  未来人生规划的论文范文篇二

  踏着时光车轮,我已走到19岁的年轮边界。

  驻足观望,电子、网络铺天盖地,知识信息飞速发展,科技浪潮源源不绝,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形形色色人物竞赴出场,不禁感叹,这世界变化好快。

  作为一名网络工程学生,我不由得考虑起自己的未来。在机遇与

  1挑战粉墨登场的未来社会里,我究竟该扮演如何一个角色呢?

  当前,中国国内网络技术普遍落后于国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永远,我相信在中国腾飞的当代,中国的网络技术也会进步,作为网络工程的学生,我必须做出自己的贡献,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道路走起来并非一马平川。

  水无点滴量的积累,难成大江河。

  人无点滴量的积累,难成大气候。

  没有兢兢业业的辛苦付出,哪里来甘甜欢畅的成功的喜悦?没有勤勤恳恳的刻苦钻研,哪里来震撼人心的累累硕果?只有付出,才能有收获。

  未来,一直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由此,想起自己走过岁月中的点点滴滴,我不禁有些惭愧。我对自己以往在学业、班级、社团活动中的表现不是很满意。我发现我自己惰性较大,平日里总有些倦怠、懒散,学习、做事精力不够集中,效力不高,态度也不够专注。倘若不改正,这很可能会导致我最终庸碌无为。

  不过还好,我还有改进的机会。否则,岂不遗憾终生?

  俗话说,欲行千里,先立其志。一份好的人生规划一方面可以让我们在理性的思考中总结分析过去的不足,另一方面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考虑自己的未来,选择适宜自己发展的事业和生活,尽早开始培养自己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以下我就自己的情况分三个阶段描述自己的人生规划。

  第一阶段

  大学发展阶段

  大学是我们人生的一个重要的阶段。需要充分把握大学短暂的四年时间,掌握必须的动科专业知识和培养相应的素质和技能。经过大一上半学期,我开始慢慢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并且慢慢熟悉和掌握大学的基

  1本学习生活技能,使自己更早适应大学生活。除此之外,要注意确立远期发展目标,从个人兴趣爱好、思维模式、知识结构、精神等多方面进行全面综合,制订并不断完善大学四年的学习规划,为四年后的新一轮挑战增加可能,做好充分的准备。

  首先,在大一阶段,转变自己高中被动的学习方式,由被动转主动,积极融入大学的学习氛围,脚踏实地学好英语、高数、C语言等基础学科,特别是注重英语的学习。大一除学习之外,积极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各种活动,丰富知识,也提升自己的能力,积极参加学校活动,提高自己人际交往和沟通的能力,争取在岗位上有所成就,与此同时提高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和与人交流的技巧,为毕业求职面试打好基础。充分利用课堂与老师交流的机会,积极主动的学习。做好每日的计划,留出足够的时间学习英语,坚持每天记英语单词、练习口语、听英语听力,从现在做起。同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考虑是否修读双学位或辅修第二专业、还是出国,根据所需做好准备。经常与师哥师姐们进行交流,尤其是

  大四的毕业生,了解自己的专业,询问就业学习情况,多方面考虑。学习计算机知识,辅助自己的学习。目标:基础学科争取达到85分以上,提高英语表达能力,掌握一种编程语言。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奋斗观、创业观,坚持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定期递交对党的章程的学习、认识及实践,以及自己的言、行、感受,争取早日通过审核,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应当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为以后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打下坚实的基础。

  1大二学年,在这一年里,继续稳抓基础,做好由基础课向专业课过渡的准备,掌握一些重要的专业课程主要内容,有利于向专业发展。通过英语和计算机的相关证书考试,并开始有选择地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充实自己由于现在的公司招聘的员工都需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因此我要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坚强的毅力,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适当选读其它专业的课程,使自己知识满足更多的要求。要积极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提高基本素质,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同时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还要不断增强英语口语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目标:逐步掌握专业课,在社团中努力发展,得到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二级证书,争取在课余时间得到兼职。

  大三阶段,主动加深专业课程的学习,得到发更多的做实验的机会。同时做更多的创业、创新计划和项目,积极参与,懂得团结合作精神。大三下学期要多向大四的师兄师姐打听求职信息、面试技巧和职场需求情况,了解搜集工作信息的渠道,请教写求职信、个人简历的经验和方法,积极努力尝试,以提高求职技能,并积极向成功的学哥学姐询问求职面试技巧和方法。并在假期开始,积极参加学院的实践活动,为自己心目中的职业进行实践。根据实际情况准备考研,要关注考试资讯,尽可能多渠道地收集考试所需的各种资料,做好各科考试的复习,努力争取机会参加实验。试着撰写专业学术文章,提出自己的见解。目标:做自己的URP、创新创业计划和项目,提高自己的试验能力。

  在四年级,上学期还是很关键的,加深对专业的理解和学习。大四下就可以对前三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了解就业指导中

  1心提供的用人公司资料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尽可能地在做出较为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施展演练。积极参加各种招聘活动,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预习或模拟面试,参加面试。

  一名优秀的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1.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2.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和通信网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掌握各类网络系统的组网、规划、设计、评价的理论、方法与技术;

  4.获得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与通信系统的设计、开发及应用方面良好的工程实践训练,特别是应获得较大型网络工程开发的初步训练;

  5.可以胜任中小企业的网络管理工作,并具备发展成为网络工程设计专家的能力;

  6.掌握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网络设备的配置,深入了解网络的安全问题,具有综合性的网络管理能力;

  第二阶段

  工作阶段

  在这个阶段,工作变动比较频繁。我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把握时机,适当地变换自己的工作环境,探索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岗位,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与此同时,在变动后要尽快适应工作。掌握优秀企业发展方向,学习他们的管理模式,在各种岗位经受磨练,提高自己多方面的能力,为开创自己事业准备资金,并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作为自己的合作伙伴,扩大自己的人际交流圈子。积极主动在所在企业发展,培养自己各种能力和素质,为创业做好准备。通过几年的实际工作,不断增强工作能力,应变能力和为人处世的能力。在工作中不断积累丰富的经验,培养自己吃苦耐

  1劳的工作精神,成熟稳重的工作作风,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创新的工作理念。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才能。定期参加技能培训,避免知识的老化和落后。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发展壮大公司,逐渐地达到自己事业的顶峰。

  一个优秀出众的网络工作者,除了一般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表达能力、自信力外,还必须具有一下能力:

  1.公正、忠信、坚定勇敢的意志力。

  2.对人性的正确、全面的了解以及广博的知识。

  3.亲和力和优秀的人际关系处理技巧。

  4.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就包括专业知识的能力和在职场生存的能力)。

  第三阶段

  创业阶段

  拥有足够实力后开创自己的网络公司。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扎实的专业知识结合,打造一个网络产品批发,网络工程安装的高科技企业。大胆的尝试、勇于创新,积极改革,开创自己发展的市场,探索适宜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在总结经验教训中谋发展,求进步。也许这会很艰难,但我会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做出自己的努力,积极在全国打造出自己的名声,扩大发展范围。

  一、优秀创业者应具备的条件:

  1、有高度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这是动力,有抱负才有作为;

  2、有眼光,能抓住别人不容易发现的机会;

  3、有胆量、有气魄,敢于拍板。为什么要敢于拍板呢?因为你说得再好,不敢拍板,不敢冒险,再好的想法、计划、策划都不能实现;

  1114、有组织能力,能把各种生产要素组合在一起产生很高的效率,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优秀创业者应具备的素质;

  1、政治思想素质。表现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维护国家的利益,有良好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品德高尚,不以权谋私;

  2、道德情操素质。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素质,形成优秀的职业道德和工作风格是优秀的经营管理者发挥知识、才能作用的重要保证;

  3、个性、气质素质。具有远大的志向,坚定的信念,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果断的作风,诚实、公正、以身作则的品格等等,其中又以志气、毅力与事业心最为重要;

  4、知识素质。优秀经营管理者应具备较高的现代化的经济、技术知识,眼界开阔,思路敏捷,敢于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成功的管理经验。优秀的经营管

  理者的知识素质包括许多方面,最基本的有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和领导科学知识等;

  5、竞争素质。竞争素质是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体现;

  6、能力素质。优秀经营管理者要掌握经营管理的多方面能力和技能。如决策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协调能力、用人能力、及自制能力等。技能方面主要有:文字技能、语言技能、外语技能和计算机使用技能等;

  7、心理素质。表现为兴趣、情趣、意志、风度、决断、魄力、性格、作风等非智力因素。坚韧不拔,富于创新,敢于承担风险,在任何困境中

  121勇于开拓进取是优秀经营管理者应具有的普遍心理素质;

  8、身体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优秀的经营管理者成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做好工作的最基本的条件。

  其实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峰,雕刻着理想、信念、追求、抱负。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森林,承载着收获、芬芳、失意、磨砺。

  但是

  无论眼底闪过多少刀光剑影,只要没有付诸行动,那么,一切都只是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及。

  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必须得拿出勇气,付出努力、拼博、奋斗。

  成功,不相信眼泪;

  成功,不相信颓废;

  成功,不相信幻影。

  成功,只垂青有充分磨砺充分付出的人。

  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

  未来,只能掌握在自己手中。

  爱拼才会赢!

  未来人生规划的论文范文篇三

  处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大学生不仅需要一个好的知识水平,一个正确的未来发展规划也是必不可少的。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一生能够过的十分精彩,因此都应该有自己的未来发展规划,特别是对于大学生而言,就业规划对职业生涯的发展有着及其

  131重要的意义。

  未来发展规划的意义在于寻找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职业,实现个体与职业的匹配,体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我们应该承认并正确对待我们在职业兴趣培养和职业生涯教育方面的不足和差距。为了弥补这一差距,切实做好我国大学生就业的指导工作,可以从个体和社会两方面着手。

  进行自我评估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首要条件

  。主要包括个人的需要,兴趣,性格以及个人气质等,以确定什么职业比较适合自己。每个大学生对自身都要有一个客观、全面的了解,摆正自己的位子,相信自己的实力。清楚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竞争优势。为此,我们首先要准确的评估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其次要善于剖析自己的个性特征,以上两点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

  第一,个体的自我定位。每个大学生对自身都要有一个客观、全面的了解,摆正自己的位子,相信自己的实力。现在有很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时候,在用人单位面前缺乏勇气,对比较有把握的事情总是不能大胆接受,尤其是对一些自己向往的高职,高薪的单位缺少竞争的勇气,从而丧失理想的就业机会。清楚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竞争优势。为此,我们首先要准确的评估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其次要善于剖析自己的个性特征,这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在此我们可以借鉴美国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所创的职业性向测验,他把个性类型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类型,任何一种环境大体上都可以归属于其一种或几种类型的组合。通过类似的职业性向测验我们能够更好的实现个性与职业之间的匹配。

  141第二,职业目标的确定。许多人在大学时代就已经形成了对未来职业的一种预期,然而他们往往忽视了对个体年龄和发展的考虑,就业目标定位过高,过于理想化。近几年,不少毕业生在职业选择中一直强调大单位、大城市和高收入,甚至为了这些不惜放弃个人的专业特长,不顾个人的性格和职业兴趣。同样,对于那些存有"这山望着那山高"心理的学生,也是职业目标不确定的一种表现。盲目的攀高追求与选择不仅影响个人目前的就业,同样会对个体以后的职业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每一个人都应该知道自己在现在和将来要做什么。对于职业目标的确定,需要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工作能力、兴趣爱好等分阶段制定。

  第三,建立和发展职业咨询机构,开设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持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单凭个人的经验是很难实现目标的。我们知道,职业生涯发展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生命都是有限的,职业选择的每一个步骤都与个人的年龄联系在一起。因此,在这过程中,借助职业咨询的智力和经验优势,为个体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建设性的建议,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至少是少走弯路。学校在建立职业咨询机构时应该注意到这类机构必须由一批具有广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理论,并精通各种科学测评手段的专家和实际工作者组成。另一方面,学校应该在大学生大学生涯开始之际就开设有关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的课程,从理论上让每一个大学生都懂得应该为什么,并且如何去规划和发展自身的职业生涯。

  总之,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每一个大学生就业的必要工作,也是每一个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知道

  151自己适合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实现自己的目标。

  我给自己的未来制定的规划现详述如下:1、在大学期间打好基础,为即将踏入多元化的社会做好准备①梦想依据:经过四年的大学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并具有较强的管理学、经济学及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②重大举措:获得各项大学生应具备的等级证书以及学士学位。③完成期限:大学四年中。2、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深造,做一名有益于社会的管理复合型人才。①梦想依据:我个人认为,在掌握了本专业相关的知识技能后,最重要的是与实践相结合,而不是

  盲目地继续攻读研究生。社会需要的是能为之服务的人才,在良好的社会实践中深造,对个人和社会都是有益的。②重大举措:根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一专业的针对性,在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资源的管理、开发、利用,以及操作系统、网络工程方面的相关开发和维护,并与此同时进行考研工作。③完成期限:毕业后的三年中。3、在拥有高学历的同时,充分发挥本专业优势,成为同行中佼佼者。①梦想依据:在不断地努力和探索中,在理论与社会实践良好地相结合,要求个人能尽可能的发挥个人潜力。因为这一时期,是人生美丽前景的关键打造时期。只有付出加倍的辛勤努力,才能在同行中脱颖而出,才能更加有实力、有信心。②重大举措:在熟悉与信息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及法规的同时,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根据市场调查结果,给自己做一个全方位的定位,以确定自己专业的价值所在。③完成期限:二年左右。4、做到与国际接轨,与世界前沿的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相融合,出国深造,以掌握权威且先进的专业加技能知识。①梦想依据:充分与国际进行交流与合作,161并且在未来的几年中,这种合作会更加普遍与合理。在掌握管理信息系统、运筹学、经济学、管理学的同时,更有必要到国外学习相关的专业科学,如公共关系学、企业战略管理、薪酬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人事行政学、管理心理学等。从而也更有利于进行中外信息管理的比较,有利于更好的进行信息处理维护及理论研究。②重大举措:利用优越的已有条件,出国深造,进一步学习研究。③完成期限:五年左右。

  我自认是一个独立的人。无论是在哪个方面,我都没有过多的依赖性。而我也是一个理性与感性平分的人,这就决定了我看事物独特的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视角。而在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能力方面我自问我是有这个能力的。因此我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去面对每个阶段的各种问题。而我制定的这三个方面的规划都是合理的,有依据基础的,无论是从我个人的个性、兴趣还是情感、能力出发,我都有相信自己可能成功的信心。

  然而梦想是美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在实施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出现问题和挫折是难免的事。出现问题,首先自然是不能盲目处理,更不能无视它的存在。要从自身上找原因,进行反复地推敲,找到受挫的主客观因素,并找到相应的弥补方法。最重要的是,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不能轻言放弃,否则就会功亏一匮。就像那句至理名言一样——Ourgreatestgloryconsistsnotinneverfalling,butinrisingeverytimewefall."所以说,其实每个都有拥有人生最大的荣誉的权力,那就是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爬起来!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今后就业的一个支点,我们都需要利用这个支

  11点作为今后面向社会的一个弹簧,利用它让我们跳的更高,飞的更远!

  118

篇九:国家长远规划论文

  城乡规划法论文

  浅谈中国《城乡规划法》的制定

  【摘要】1874年瑞典制定的《城市规划法》是目前所能查阅到的最早的一部国家级《城市规划法》。经过多年的发展,城市规划的核心法不仅体现了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和传统文化的特色,也反映着世界各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历程。德国经过两个世纪的充实,它的《城市规划法》已经是相当完善,覆盖空间秩序规划、区域规划、环境保护、文物保护等诸多层面。城市建设的水平代表着生产力的进步,城乡规划法的更迭也体现出社会公共秩序发展的新阶段。要结合我国实际博采众长,吸收各国先进经验来编制既能全面贯彻总体规划意图又给规划师、建筑师发挥他们智慧能力的再创造机会的法律文件。

  【关键词】

  城市规划法;国外;德国;比较

  【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加入WTO,国外各国的法律文化对中华文明产生着强烈的冲击,特别是在对于现代城市规划这门起源于西方的学科而言,更是如此。但是我们国家在完善城市规划法之时,是否也要如同经济全球化一样,要接受某种“国际路线”?忽视法律中的残缺和漏洞固然不对,但是不顾传统而“矫枉过正”也是不可取的。城市规划法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理论基础?有鉴于此,通过对比国外的城市规划法和我国城市规划法,本人大胆说出一些看法。

  一、城乡规划法比较研究中的缺陷

  1.1对西方城市规划法律的差别性和发展趋势的忽视

  目前,我国对西方城乡规划的研究还停留在对某国城市规划法律规范的具体介绍和条纹的论述以及具体制度的探讨,缺乏对于本质区别的研究。很少涉及法律背后的目标、宗旨以及价值观点的讨论。

  国内学术界对于国外的城市规划法的研究内容多以翻译为主,评价为辅。研究者多为在国外学习多年,或工作过一段时间,能够获得大量一手资料的人员,可以说对于本国的国情和发展状况没有十分深刻的研究和思考,所以导致我们对于国外的城市规划法的研究对比的成果没有得出一个很好的、贴近国情的实行方案。总的来说,我国城乡规划的比较研究依然处于简单地介绍、模仿的初级阶段。

  1.2对中国法律传统和现阶段实际国情的淡漠

  城乡规划法的制定必须对我国原先的法律给予足够的关注。传统法律的制定一定是经过前人理性思考而得出的,在当时特定环境下必然有其存在的合理因素,只是因为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才需要对其进行修订和改正,使其更加适合当下的国情。然而,我国现在的城乡规划法几乎是“洋为中用”,摒弃了许多以往的法律内容。应该说,我国现阶段城乡规划法的制定不能摆脱之前的法律的影响,或者是直接超越国家行政的发展阶段而去移植西方国家一些观点及具体制度。要根据我们的发展情况在现有基础上逐步改进,完全效仿西方的法律,没有顾忌到自己的情况,是不明智的选择。

  1.3对国内行政法研究者的研究成果没有加以考虑

  城乡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镇、乡、村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徒弟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而城乡规划法是以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

  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说到底,城乡规划法是属于行政法的一个分支,因而不应回避行政法的一些基础问题。中国行政法的平衡理论是在以中国社会转型和公共治理的兴趣为背景下所提出的,也充分反映了中国行政的发展状态,所以应该针对城市整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构建规划实施的平衡机制。可惜的是国内规划法的研究者还没有给予太多关注。

  1.4现有城乡规划法缺少必要法学指导

  虽然我国现阶段有不少关于城乡规划法的研究,但参与研究的人员大多是规划研究者和教学研究人员,他们一般没有深入涉足法学知识,研究者通常缺少坚实的法学基础理论,对于法律中的基本概念也会出现弄混淆的情况。除此之外,在执法过程中缺少专业法律人员,也会导致无法探寻出重要经验,从而对制度的修订和改正也不管准确。

  二、与德国城市规划法的比较分析

  2.1德国城市规划法的发展

  德国的城市规划法是以《建设法典》为主导法律,覆盖诸多层面的综合体系。德国重视加强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的立法、执法、审议、公众参与等机制的建设。十九世纪中叶制定的《城市公共建设法》可以算是德国最早的关于城市建设规划的管理制度,但是一直到了1960年,联邦德国才颁布了第一部完整的全国性的城市规划法《联邦建设法》。几十年来,德国不断从社会发展状况中寻找规律,对城市规划法多次调整,遵循了改善和简化规划审批制度、适应社会发展新要求的主导思路,物尽其用地发挥了城市规划法的作用。

  2.2德国城市规划法的主要特点

  2.2.1德国城市规划法的基本特色

  一是比较科学的规划方式。德国联邦只是制订了指导性的规划,并没有强制各州、各地区的总规、控规和详规,规划的制定必须先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初步制定完成以后会再次征求群众意见,而后通过会议审批的才能开始实施。之后必须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各级官员不得随意对实施过程进行更改。德国的城市规划最注重的有两个方面:一是突出道路的规划,在构建城市大体框架之前,安排好城市的道路建设,以保证城市建筑和道路规划的合理布局;二是突出城乡统筹,德国并没有建造超大型城市,德国的城市大多为充满农村田园气息的小城镇,这些城镇的人口一般在2000到1万。与中国的城市相比,德国的城市要小很多。慕尼黑、汉堡也就100万人口左右,而像法兰克福、科隆、不莱梅、杜伊斯堡等城市都不是很大,但非常发达。德国的城市建设以尽量保护历史风貌、历史遗迹为主,每个城市建设都独具风格。

  二是便捷顺畅的交通。德国拥有世界一流的城市公共交通,各个重要城市之间都有航班。全国公路总长度达50万公里,铁路也是四通八达,密如蛛网,而高速公鹿仅仅次于美国。便利的交通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居住地点和工作地点不受距离的限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的效率,改善了出行环境。

  三是城市环保。德国大力提倡低碳生活,虽然德国盛产名车,但德国人本生大多出行时都是依靠城市公共交通。德国的各个城市的建设虽然都有自己的风格,但它们都有一个共性,就是绿化用地十分充足。城市中设有很多城市公园,各个公园相隔不远,规模都不大,所到之处满目绿色,说德国是林在城中,城在林中一点也不夸张。

  2.3德国城市规划核心法

  2.3.1什么是城市规划核心法

  核心主干地位的权威性:在一部城市规划法律法规体系的核心主干法制订或者修订后,各国都相应地制订或修改其他城市规划专项法、从属法规直至技术规范。

  相对稳定性:城市规划核心法非同城市规划专项法和从属法规,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时

  期,以保证整个城市规划法律法规体系骨架的稳定。但这种稳定性是相对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主要工业国家的城市规划核心法的修订周期平均都未超过10年。

  2.3.2德国城市规划核心的主要框架

  前面有提到,德国的城市规划法是以《建设法典》为主导法律,覆盖诸多层面的综合体系。也就是说《建设法典》是德国城市规划法的核心法,它确定了德国城

  市规划的基本框架。当前的德国城市规划涉及区域发展的规划层次有空间秩序规

  划、州域规划、区域规划和地方建设指导规划四个方面。而州政府负责编制覆盖

  全州所有地区的州域规划,各州的州域规划由各州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编制。州域

  规划是确定基本原则的具体化,空间秩序规划中某些空间秩序和州域发展的规划

  2.3.3德国城市规划核心法的主要内容

  规划核心法分为一般的城市建设和特殊的城市建设。一般的城市建设将对这个层次上的城市建设指导行为进行了划分,分成了土地使用规划和建设规划(也可以说是预备性建设指导规划和约束性建设指导规划)。土地使用规划要求根据各地区的发展需求,表现整个地区发展所需要的土地类型。而建设法规则是包含了城市建设管理的约束性法规细则,它是在土地使用规划上加以编制的。一般的城市规划法中还对保障建设指导规划实施的具体措施进行规定,以保护规划编制过程中不受由于规划而导致城市地价上涨等影响。

  特殊的城市建设是指在一般规划层次之外的城市改造、开发、保护以及帮助社会贫困者、改善和农业生产结构的城市建设措施等内容。它规定了城市建筑史物的保护条令以及改善破旧建筑物立面形式或管线设施的城市建设命令。此外,建设指导规划的编制过稃中也要尽早地邀请同级的田地重整部门参与建设指导规划的制定。

  2.3.4德国城市城市规划法的制定与组织

  按照《建设法典》的规定,各地区对建设指导规划的管辖权是指镇区政府对规划

  编制的委托权,以及镇区会议对规划的审议权。在编制规划过程中,《建设法典》

  特别强调公众参与和其他城建部门和国家部门的及早参与。新的规划程序规定,规划部门在进行规划展示叶不仅要向市民提供规划的设计方案,而且也婴提供规

  划编制所依据的有关地区发展战略和城市设计的多种选择方案。

  联邦德国的镇、区肩负着管辖地方权限之内的自治管理以及作为国家派出机构的委托管理选样2种任务。在过去,建设事务属于国家政府管理的一个方面。其

  中.建设审批由城市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过去叫建设执法局,现在则分别称之为

  “建设监察局”、“建设管理局”和“建设法规局”。从事城市发展规划和城市

  规划管理的机构形式和从属关系几乎是相对独立的。后者通常由国家的镇、区组

  织条例所规定。此外,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许多问题通过企业化的途径加以解

  决要比通过行政化的途径更快、更为有救一些。因此,德国不少镇、区成立或者

  组建了为城市更新和城市改造服务的股份公司.以便利用市场的机遇。

  三、两大法系城市规划法的比较与借鉴

  3.1差异和发展趋势分析

  (1)在历史传统上,行政法系是在德、法两国率先兴起的,是大陆法系。可以说大陆法系国家的行政法相对比较成熟,而行政法的分支——城市规划法也不例外。英美法系则缺乏行政法传统,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否认了行政法的存在意义,所以其国的城市规划法比较法国与德国而言,缺乏完整性和严密性。

  (2)在制度构架上。法国、德国等大陆法系国家的规划行政权较强大,规划执法权和行政强制权也较大,对规划执法行为的审查一般由行政法院进行;而英美法系国家的城市规划行政权相对弱小,规划执法权和行政强制权也较弱小,对行

  政行为的审查由普通法院进行。

  (3)在学术思想上,由于英美法系长期奉行以戴西为代表的“规范主义模式”,规划法

  学界普遍认为“规划法是控制规划执法机关行政的法”,强调保护个人权利的重要性,至于对规划行政权的合理维护则较少关注。大陆法系的行政法理论则发轫于狄骥的“功能主义式”,认为“规划法是规划执法机关实施管理的法”,强调政府权力的合法行使,对于公众监督和参与的制度研究和具体实施不够热情。理论基础的不同导致了两大法系城市规划法在立法宗旨、制度构建以及具体实施上的悬殊差异。

  3.2借鉴性

  纵观以上各国的城市(乡)规划法,用法治来建设和管理城市已势在必行。我国的城乡规划法编制可借鉴国外经验小断完善和改进。但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各国编制与实施规划法的利弊,要结合我国实际。来编制既能全面贯彻总体规划意图又给规划师、建筑师发挥他们智慧能力的再创造机会的法律文件。是日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同时不难发现,发达国家的规划法之所以能取得成功,除去本身技术上的优势外,更重要的是它适应于当地社会制度的需要。

  (1)在实体法上,应该以大陆法系为主要借鉴对象,通过分析德国的城市规划法,不难看出,德国是我国应当借鉴学习的最佳对象,同时也可以吸收一些英美法系的特色,比如吸收英美法系的程序正义和尊重个人权利的精神内核,促使规划执法主体依法行政。

  (2)对判例法要持辨证的态度,虽然我国不能实行英美法系国家的判例制度,但应大力加强判例的作用,关于这一点,《中国古代城市建设法律制度初探》一

  文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在此不复赘述。

  (3)要对国外的城市规划法进行科学的比对,在对中外的行政法和法律及社会经济背景进行深刻比较后,才能对我国对其他发达国家城市规划法的差异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4)注重培养专业的城市(乡)规划法的法律人才。不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它们都有专业的城市规划法的人才在规划法的实践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专业的人才能发挥专业的作用,有了专业的规划法法律人员才能探索到合理的法律制度,研究更加具体的问题。

  四、关于城乡规划的公众参

  城市不仅是一个物质实体和经济实体,同时也是由不同年龄、不同阶段的居民构

  与,缺乏群众与舆论的监督,城乡发展就背离了以人为本的方向,成为孤立的空

  中楼阁。我国现行的《城乡规划法》中,对于城乡规划的公众参与几乎没有什么

  涉及。而《城乡规划法》作为城市规划领域的主干法律,必然涉及到公众权益。

  城乡规划对一定时期内城市、镇、乡、村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

  局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所以,城乡规划应当更多的关注到社会的公

  权问题并以此作为城乡规划的价值取向。作为公权问题,那么就应该让公众参与

  进来,征求公众意见,使得城乡规划法的制定更加符合公众需要。公众参与城市

  规划,应包括体现在参与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城市规划的实施两大范畴。就各地推

  行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情况看,较多的是体现在参与城市规划的制定,而公众参

  与城市规划所制定又分两个层次,一是知情,二是决策,真正有效的公众参与应

  是知情并参与决策,城市规划制定不仅要“周知”社会民众,更耍创造多元的途

  径和畅通的渠道让公众的意见结合到城市规划的决策,否则城市规划制定时的权

  益矛盾等问题在城市规划实施时仍旧要暴露和激化。从《城市规划法》的表述看,我国城市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明显是被排除在“一书两证”的行政主体和行政相

  对人之外,而由此引发的矛盾也是显而易见的,前述的公权与私权(有时甚至是

  私权和私权)的矛盾最常见的也是在城市规划的实施中引发的。尽管在城市规划

  实施中处理公众意愿是往往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更多的时候是复杂的社会问

  题),但如何切实有效地推动城市规划决策和实施的民主,应作为修订《城市规

  划法》的价值取向问题而被关注并得以体现。

  参考文献

  文超详

  《走向平衡——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规划法比较研究》

  吴维佳

  《德国城市规划核心法的发展、框架与组织》

  王维山

  《对修订的若干思考》

篇十:国家长远规划论文

  中国制造2025计划论文2000字

  《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准备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论文2000字,希望大家喜欢!中国制造2025计划论文2000字范文1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中国制造2025”上升为国家战略。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业大国转向制造强国。这一战略是中国工程院2014年初,在《关于制定“中国制造2025”,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建议》中提出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柳百成参与了这一战略的制定和相关研究,本刊特邀请他谈谈中国如何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

  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政府工作报告

  A中国制造业三大突出问题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世界各国都已取得这样的共识: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对国家的繁荣富强和国防安全至关重要。我国已是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012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为23306.8亿美元,超过美国的18532.7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位。中美两国分别占全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20.3%和16.2%。我国已是制造大国,但我国制造业仍面临诸多矛盾,较为突出的有三大问题:

  一是创新能力不强。根据相关统计,我国的创新能力指数(GII)及全球竞争力指数(GCI)在世界上仅处在25名~30名左右的位置。根据我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公布的《世界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2001—2012)》,2010年我国的创新竞争力排名在全世界的第15位。近年来,我国的研发投入(R&D)大幅增加,2013年已占GDP的2.0%。但是,多数工业发达国家的研发投入与GDP的比均大于2.5%——2011年,美国和德国的研发投入与GDP之比分别为2.85%及2.88%。根据2011年统计,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率为21.5%,而工业发达国家都大于35%。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和销售收入之比,和世界著名企业相比差距更大。

  二是核心技术薄弱、共性技术缺位。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型客机C919的全部发动机均靠进口。正在研制的重型燃气轮机的关键材料和关键零部件,如高温合金定向及单晶工作叶片仍依赖进口。近年来,我国在加大对数控机床研发的投入,但是80%的高端数控机床至今仍依赖进口。2013年,我国已是机器人消费大国,位居世界第一位,但80%的机器人进口的。

  三是资源浪费、污染严重。2010年,我国的GDP约占全世界的7.5%,但却消耗了世界能源的19.6%。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约占我国GDP的32.6%,但是能源消费却占全国能耗的58.0%。2010年,我国钢铁、建材等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10%~20%左右。空气和水质污染严重,成为全国人民十分关心的问题。

  B面临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新挑战

  中国制造业不仅仍面临诸多矛盾,而且近年来又面临着新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我国面临着工业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严峻挑战。2011年,美国政府正式启动了“先进制造伙伴计划”,提出了“在哪里发明、在哪里制造”的口号,要重新夺回制造业的世界市场。为了解决高校基础研究和企业成果转化之间的矛盾(称之为“死亡谷”),美国政府专门建立了由一批“制造创新研究院”组成的国家制造创新网络。第一批拟建15个,目前已建立和正在建设的有8个:增材制造、数字化制造和设计、轻量化材料制造、新一代电力电子器件制造、柔性混合电子器件制造、集成光电子制造、智慧制造。这些创新研究院的特点是:独立、非营利,由政、产、学、研联合组成,并且为全行业大、中、小企业服务。德国结合自己的国情,提出了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工业4.0”计划,以确保德国的世界制造强国地位。2013年,英国发布了《未来的制造》报告。同时,设立了先进制造、成形技术等7个“高价值制造推进研

  发中心”,为加快促进成果转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数字化制造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大数据、云计算、增材制造、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智慧制造等新兴及前沿技术迅猛发展。这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对于某些新兴技术领域,我国与世界各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必须举全国之力,脚踏实地,迎头赶上。

  C建设制造强国五点建议

  “中国制造2025”正在由工信部牵头、主持制定,即将正式发布,其中包含增强制造业创新能力、加强制造业基础能力、制造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全面推行绿色制造等战略任务。制造强国第一步的战略目标是:争取经过10年的努力,在2025年我国迈入世界制造强国行列。我参与了上述战略的相关研究,收获颇多、体会较深,有以下五点建议:

  一要加强基础建设。长期以来,我们受“重产品、重型号,轻基础、轻工艺”思想的影响,急于求成,结果适得其反。目前,大家要凝聚共识,加强基础研究,特别是关键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和先进基础工艺的研究,这是实施创新驱动、提升制造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发展的前提。要加强基础,单靠企业不行,需要政府主导、产学研用联合,组成协同创新联盟,建设共性基础研发平台。

  二要推进智能转型。面临新一轮工业革命,我们要紧紧抓住机遇,积极推进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制造。当然,企业也要各按步伐,逐步推进。已经具备数字化制造基础的航空工业和汽车工业,要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建立智能制造示范平台。数字化制造基础条件差的企业,则要结合自身情况,制定智能制造路线图,逐步推进。当然,这是一个长期工作,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

  三要推行绿色制造。钢铁、化工等流程行业要全面推行生态化、绿色化流程制造工艺,要集成产品生产、能源转换、废弃物再利用等多种功能。装备制造等离散型产业则要实施减量化、再利用、再回收的3R(ReduceReuseRecycle)原则,特别是要从源头(材料与能源)抓起,全面推广精密化、轻量化、绿色化等先进制造技术。

  四要完善创新体制。科技创新离不开体制机制创新。我国先后设立了众多的科技研发机构,如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但是,技术创新体制仍有待完善,特别是大院大所改制后造成的共性技术研发缺位问题远未解决。因而,也造成了技术创新链上的错位。

  企业是需求的主体、研发投入的主体及成果实施的主体,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开展科技创新,而不应包办代替、直接干预企业的具体研发活动。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前所述,就是为全行业服务的共性技术缺位。以国际公认的技术成熟度标准来分析,既不可能要求高校完成从技术原理到全部产业化的研发任务,也不可能要求企业的研发从技术原理起步。因此,政府的主要任务是要在基础研究与成果产业化之间架设起桥梁,建立为全行业服务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平台或国家制造创新研发中心。同时,鼓励建立名副其实、确有实效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联盟。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应是独立的、非营利的,能为大中小企业服务,并兼有工程人员培训的功能。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可以由原有的行业研究院所或国家工程实验室等机构重新整合而成,也可根据工程科技的新发展,如数字化制造、智能制造等试点建立一批新的先进制造创新平台。

  五要人才培养为本。建设制造强国,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我们不仅需要领军型人才,也需要大批技能高超的技工队伍,缺一不可。近年来,高等工科院校的培养计划有轻视实践的倾向,实践环节有所削弱。同时,教师队伍的评价体系则片面重视论文发表忽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希望这些情况能引起有关方面重视,加以改进。

  美国

  实施先进制造伙伴计划,建立“制造创新研究院”组成的国家制造创新网络。制造创新研究院是独立、非营利的,由政、产、学、研联合组成,并且为全行业大、中、小企业服务。

  德国

  实施“工业4.0”计划,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及人因工程学的智慧工厂。这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

  化转型。

  英国

  提出未来的制造,设立了先进制造、成形技术等7个“高价值制造推进研发中心”。制造业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之后再进行销售”,而是“服务+再制造”——更快速、更敏锐地响应消费者需求,把握新的市场机遇,可持续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力。

  中国制造2025计划论文2000字范文2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支撑我世界大国地位。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一、发展形势和环境

  (一)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各国都

  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三维(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迎来重大机遇。

  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我国在新一轮发展中面临巨大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加速推进新一轮全球贸易投资新格局。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谋划和布局,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拓展国际市场空间。我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必须放眼全球,加紧战略部署,着眼建设制造强国,固本培元,化挑战为机遇,抢占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

  (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超大规模内需潜力不断释放,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各行业新的装备需求、人民群众新的消费需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新的民生需求、国防建设新的安全需求,都要求制造业在重大技术装备创新、消费品质量和安全、公共服务设施设备供给和国防装备保障等方面迅速提升水平和能力。全面深化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开放,将不断激发制造业发展活力和创造力,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造业发展面临新挑战。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投资和出口增速明显放缓,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刻不容缓。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

  (三)建设制造强国任务艰巨而紧迫。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建立

  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成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和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持续的技术创新,大大提高了我国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载人航天、载人深潜、大型飞机、北斗卫星导航、超级计算机、高铁装备、百万千瓦级发电装备、万米深海石油钻探设备等一批重大技术装备取得突破,形成了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我国已具备了建设工业强国的基础和条件。

  但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产品档次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信息化水平不高,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够;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企业全球化经营能力不足。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必须着力解决以上问题。

  建设制造强国,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加强统筹规划,突出创新驱动,制定特殊政策,发挥制度优势,动员全社会力量奋力拼搏,更多依靠中国装备、依托中国品牌,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任务。

  二、战略方针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的需求为目标,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基本方针是:

  ——创新驱动。坚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突破一批重

  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质量为先。坚持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加强质量技术攻关、自主品牌培育。建设法规标准体系、质量监管体系、先进质量文化,营造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

  ——绿色发展。坚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着力点,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推广应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效率,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

  ——结构优化。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环节,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企业群体,走提质增效的发展道路。

  ——人才为本。坚持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建设—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走人才引领的发展道路。

  (二)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战略研究和规划引导,完善相关支持政策,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针对制约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和薄弱环节,加快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切实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部署,扎扎实实打基础,在未来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坚持制造业发展全国一盘棋和分类指导相结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明确创新发展方向,促进军民融合深度

  发展,加快推动制造业整体水平提升。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需求,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实施若干重大工程,实现率先突破。

  自主发展,开放合作。在关系国计民生和产业安全的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领域,着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完善产业链条,形成自主发展能力。继续扩大开放,积极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加强产业全球布局和国际交流合作,形成新的比较优势,提升制造业开放发展水平。

  (三)战略目标。

  立足国情,立足现实,力争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第一步: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掌握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优势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

  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迈上新台阶。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

  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重点领域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优势行业形成全球创新引领能力,全面实现工业化。

  第三步: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制造业主要领域具有创新引领能力和明显竞争优势,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三、战略任务和重点

  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统筹谋划,突出重点;必须凝聚全社会共识,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全面提高发展质量

  和核心竞争力。

  (一)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

  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源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推进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充分吸纳企业参与国家科技计划的决策和实施。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定期研究制定发布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继续抓紧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通过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支持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发挥行业骨干企业的主导作用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基础作用,建立一批产业创新联盟,开展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攻克一批对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具有全局性影响、带动性强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快成果转化。

  提高创新设计能力。在传统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开展创新设计示范,全面推广应用以绿色、智能、协同为特征的先进设计技术。加强设计领域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攻克信息化设计、过程集成设计、复杂过程和系统设计等共性技术,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设计工具软件,建设完善创新设计生态系统。建设若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设计集群,培育一批专业化、开放型的工业设计企业,鼓励代工企业建立研究设计中心,向代设计和出口自主品牌产品转变。发展各类创新设计教育,设立国家工业设计奖,激发全社会创新设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建立以创新中心为核心载体、以公共服务平台和工程数据中心为重要支撑的制造业创新网络,建立市场化的创新方向选择机制和鼓励创新的风险分担、利益共享机制。充分利用现有科技资源,围绕制造业重大共性需求,采取政府与社会合作、政产学研用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等新机制新模式,形成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开展关键共性重大技术

  研究和产业化应用示范。建设一批促进制造业协同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规范服务标准,开展技术研发、检验检测、技术评价、技术交易、质量认证、人才培训等专业化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建设重点领域制造业工程数据中心,为企业提供创新知识和工程数据的开放共享服务。面向制造业关键共性技术,建设一批重大科学研究和实验设施,提高核心企业系统集成能力,促进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二)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三)强化工业基础能力。

  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以下统称“四基”)等工业基础能力薄弱,是制约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的症结所在。要坚持问题导向、产需结合、协同创新、重点突破的原则,着力破解制约重点产业发展的瓶颈。

  (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提升质量控制技术,完善质量管理机制,夯实质量发展基础,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努力实现制造业质量大幅提升。鼓励企业追求卓越品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中国制造整体形象。

  (五)全面推行绿色制造。

  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力度,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积极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六)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

  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重点,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推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快速发展。

  (七)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

  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逐步化解过剩产能,促进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制造业布局。

  (八)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

  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大力发展与制造业紧密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服务功能区和服务平台建设。

  (九)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统筹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行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将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提升国际合作的水平和层次,推动重点产业国际化布局,引导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

  中国制造2025计划论文2000字范文3新一轮工业革命到来之际,发展中国家或许不会一步一步沿袭发达国家工业转型升级的进化路线,而是会借助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历史性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甚至弯道超车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期行动纲领。它并不是一个一般性的行业发展规划,而是着眼于整个国际国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变革大趋势所制定的一个长期战略性规划,不仅要推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健康稳定发展,还要在应对新技术革命的同时,实现高端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

  《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主要源于三大背景。一是环境与资源的制约加剧,劳动力与原材料等成本日益上涨,使得我国面临巨大的压力。由于劳动力成本上涨以及制造业领域的技术进步,随着发达国家纷纷出台重振制造业的强力政策,部分制造业企业开始从我国迁出,也有部分跨国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将目光转向工资低廉的东南亚地区,我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传统制造业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也饱受大众的质疑。二是受德国“工业4.0”战略和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刺激,激发了我国从“工业大国”升级到“工业强国”的坚定决心。三是受到现代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以及各国制造业科技创新的影响,我国也亟待找到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因此,强化制造业应成为中国未来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重点。

  中国制造业现状

  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需要强大、独立、自主的制造业。但是,谈及国内制造业(如智能手机、集成电路、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状况,各产业普遍面临市场庞大、缺少核心技术、产品低端、利润少、人才缺乏等问题。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与制造强国仍存在较大差距。最主要的问题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为低水平下的结构性、地区性生产过剩,又表现为企业生产的高消耗、高成本;目前各类产业的一个普遍现象是分散程度较高,集中程度较低;在基础原材料、重大装备制造和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产品附加价值不高。一直以来,我国企业大都采用贴牌生产方式,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产品设计、关键零部件和工艺装备主要依赖进口。即使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的产品,中国厂商也更多地处于组装和制造环节,普遍未掌握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和关键技术依赖进口。如果我们继续仅满足于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不考虑技术创新突破与产业结构升级,有可能面临一场产业“空心化”危机。

篇十一:国家长远规划论文

 形势与政策生态文明论文1500字

  篇一:为形式与政策论文建设新型生态文明建设社会

  题目

  建设新型生态文明社会变革

  简介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当下社会全世界经济飞速社会制度发展,其中经济快速发展的弊端也正渐渐显露出来,眼见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双重压力,我们的发展也必须宽容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基本建设建设项目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规划美丽中国,同时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

  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

  调整均衡

  正文

  随着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一些新鲜的词汇也走进各大媒体与中会人民的视野当中,加强生态文明基本建设冶金工业便是其中一大亮点,它也正随着十八大的的脚步,渐渐走上经济建设舞台的中央。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当今社会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其中经济快速发展的弊端也正金融市场渐渐显露出来,面对煤炭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现状,我们的发展也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建设工程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五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工程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推进。

  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的战略决策,并且全面深刻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内容,季谢区从而完整描绘了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

  为此,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战略任务,十八大报告第八部分七提出了优、节、保、建四大战略任务。

  一是优。优化国境空间开发格局。要环境按照就业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主张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千百,给子孙后代留下来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开始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二是节。第二阶段促进资源节约。要节约集中利用教育资源,推动网络资源利用方式利用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运营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不断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新能源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量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探矿、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需求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三是保。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实施全局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土壤污染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设,加强卫生防疫减灾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身体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

  染防治。坚持三方但有区别主张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四是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合作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合理为保护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小诺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煤炭资源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和资源有偿用到制度的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环境监

  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赔偿损失制度。深化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需求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大学生是肩负着国际机构的大学生未来,生态文明建设是长久之计,必须从大学生抓起,而且,生态建设对我们大学生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看来意义,它不仅关系着大学生的孕育,而且阻挠对我们未来的生活就业有着非常重要的干扰。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同时必须肩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使命,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而努力奋斗。

  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要发人深省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对贯彻落实科学贯彻实施深化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动社会变革具有进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广告专业的一名学员,应结合技巧商业广告传播的技巧与理论,非常积极倡导环保与生态文明,积极为生态文明事业应积极做突出贡献。我们可以指定相关的措施,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认识。

  一.节约:节约纸张、废纸再利用、不突发奇想乱扔废电池、节约水电、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物品。提倡步行,骑单车,不使用但非降解塑料餐盒,双面使用纸张,回收废纸,节约粮食,随手关闭水龙头,使用节约型水具,一水多用,随手关灯,使用节能型灯具,节约用电,拒绝过分包装,拒绝使用珍贵木材制品,以便使用可再生物品。

  二.保护:不干扰野生动物的自由生活,拒食野生动物,少使用发胶,不穿野兽毛皮制作的服装,少用罐装食品、饮品,不乱扔烟头,领悟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量测身边的小动物、鸟类并为之提供方便的生存条件,不参与残害动物的大型活动,不虐待动物,爱护花草树木、不践踏草坪、积极植树造林;在室内、院内养花种草,在房前屋后栽树;垃圾分类回收,回收废电池,金属,废塑料,切勿产生有毒垃圾,使用无氟冰箱,少用室内杀虫剂,不滥烧可能催生有毒气体的物品,及时举报破坏环境和生态的行为

  三.宣传: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认同报道新闻媒体有关环保的报道,利用每一个绿色纪念日宣传环境意识,阅读和传阅环保读物、报刊,支持环保募捐,反对奢侈,简朴生活,支持有环保倾向的股票,参与环保宣传,做环保志愿者。

  规划生态文明是安全管理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延续人类文明的必然选择。

  我们要遵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良好,维护和改善人的生存蓬勃发展条件。建设生态文明,从我做起。

  篇二:形势与政策论文——生态文明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

  作者:谢鹏义

  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唯物论,揭示然后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发展史意义,进而提出了进行生态文明有效率建设有效落实的建议和保护措施。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时代必然性;意义;措施

  正文

  众所周知,2021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会议提出了接下来国家建设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战略方针。而生态文明推进则位列积极探索其中,首次被列入国家发展的战略布局之中。这体现出我国新一任出更政府执政的方向,反映出我国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同时白银时代这也是时代的必然要求,这对于我国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潜在性时代必然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举世瞩目的惊人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不断提高,国民生产总值现已高居世界第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的作用。但是,在经济繁荣的同时,我国的污染物生态环境也遭到了极大地污染和破坏。而且也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未来局限发展的重要瓶颈。值此十八大点召开之际,也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认为十八非常大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其时代必然性。

  首先,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时代的要求,符合时代之潮流。我们知道生命体自十九世纪进入十七世纪以来,人类七次历史先后进行了三次工业革命,人类文明进程普遍的加快,出现了狂飙突进式的蓬勃发展。而人类为了发展,为了追求自身自身利益,对自然环境进行了无情生物群落的破坏,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随之而来的是大自然对于人类的报复,如土地荒漠化,全球性温室效应,酸雨,恶劣自然天气的频繁会发生。人类对于环保开始有了新的认识,觉察到了节约能源的重要性,环境保护的观念也日益蔚然成风。因此十五小大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时代的需求,符合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其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长远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取得取得了可喜的功绩,但这是以牺牲我国自然环境为代价的,是一种不科学的发展模式,是一种粗放式的发展模式,是一种饮鸩止渴,具有不可持续发展性,而且自然环境的平破坏也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而2021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则更暴露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很多弊端,如高投资、高消耗、高污染、低收益。

  最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内心呼求,符合最广大人民民族自决的根本利益。改革开放,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又有很多人成了金钱的奴隶,是的很多人的物质文化需求是得到了满足,但是人饥渴的内心但他却越来越空虚,精神文化的供给却没有得到满足。何也?人们都被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所绑架,被票子、车子、房子所捆绑,而内心对精神生活的向望就被着而得不到是释放。此刻工程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国家发展的“五位一体”战略是有着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的,而不是再单纯地发展中国经济,同时生态文明的建设也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永恒健康,这是让人们从钱眼里解脱出来回归自然的最好方式。

  (二)现实意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第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使我们的环境改善,关连着每个公民的生命灵魂健康安全。好的环境,才能有好的身体。中医早就认识到人与自然是合为一体的,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认为自然环境与我们人体的神经系统健康息息相关。但是现代工业文明的生态极大地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发展,生态平衡遭到非常明显破坏,同时也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平衡,产生了很多疾病,如非典性肺炎、禽流感、猪流感、艾滋病以及肺癌。大肠癌胃癌等多种癌症疾病的增多,正日益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第二,加强生态文明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们子孙后代的切身利益。我们知道人类的生存发展是依托发展整个自然环境的,这是显而易见的其实。没有地理环境资源作屏

  障,人类是根本无法求生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很好地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第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体现熊向晖“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是“中国梦”美好理念的最好昭示,埃唐佩县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其要求。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如果说取得了进步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我国日益的社会矛盾也日趋地增大,例如城乡差距的加大,贫富差距的增大,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和自由民主人情的冷漠等等。在这个节骨眼上,我们党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推进,就是把他放在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而绝不会只是口号而已,就是要把世界经济的发展速度降下去,将很大一部分财政投入到市场条件状况、民生方面的建设,使老百姓能够更多地

  享受到经济繁荣的,达到国富民也富的效果。这样也能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安定,让当更多的人重新找回抢回年轻的美丽梦想。

  (三)控管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落实的沃苏什卡措施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见长的方针,着力推进样板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科学管理和生活空间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社交生活良好大批量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基本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产品销售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大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为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控制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南海诸岛,建设海洋强国。

  (2)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积极推动借助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不断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需求革命,管控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安全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之用管制。加强矿产资源探矿、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需求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3)加大加大力度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开始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土壤污染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明显增强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责任市场导向、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4)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建设。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生态建设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环境部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推进改革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资金供给程度、展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制度建设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制度性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减省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型的社会风尚,以身作则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参考文献】

  [1]《十八大政府工作报告》,2021[2]《形势与政策》

  篇三: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形势政策论文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

  党的十八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第一次单列一个部分加以论述,有关内荣和要求写入新修改的党章,提出大力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策略性发展,这是十八大的一个亮点,说出了党的心声和最广大有感而发

  人民群众的心声,引起全社会的强烈共鸣,受到党内外,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内涵生态文明是夺得人类为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合计。建设生态文明,并不是放弃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回到原生态的生活方式,而是超越和全盘西化扬弃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和不合理的消费模式,提升全社会的华夏民族素质理念和素质,肉体使人类活动限制在自然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战略之路。

  建设生态文明,以把握自然规律、尊重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支撑力为基础,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以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以建设现代农业、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本质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建立在符合社

  会发展要求的文明型态,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求真务实生态文明首先强调以人为本原则,同时反对极端人类生态系统中心主义与极端生态中心主义。人类极端人类唯心主义制造了严重的人类生存危机,极端生态中心主义却过分强调人类社会必须活动改造自然的停止。人因生态文明则认为人是价值的中心,但不是总之的主宰,人的全方位一站式发展必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另外,在可持续发展与公平公正方面,生态文明也与当代原则基本一致[2]。

  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组织工作的关系十分融洽。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文明保障体系的基础。一方面,社会主义的利皮扬卡、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人类既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也不可能将剖面有高度的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经济危机陷入最深刻的生存危机。正是从这个现实意义上说,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卢戈韦泽列涅和精神文明的基础和前提;没有生态文明,就不可能有蓬勃发展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组织工作。另一方面,人类自身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必须和生态文明的内容将要求内在地体现在人类的法律制度建设、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和犯罪行为方式中,并以此作为衡量人类文明程度的一个基本

  标尺。也就是说,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地要求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内在地涵括着保护生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法规;建设共产主义的精神文明,内在禁欲主义地包含着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无机物体系,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牵涉到着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互动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特征

  1、在价值观念上2、在指导方针上3、在实现路径上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4、在目标追求上努力工程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活生产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管理做出贡献。

  5、在时间跨度上需要长期艰巨的建设过程。既要补上工业文明的“必修课”又要走好生态文明的“跨越路”

  生态文明的基本意义

  1.生态文明建设是反对党我们党创造性地回答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问题所获得的最新理论成果,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攸关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2.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积极主动顺应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报告同时指出,必须从捍卫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要素基本公共服务运行机制;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3.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充分吸纳中华传统文化智慧并反思工业与现有发展战略模式不足,积极深化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贡献。

  4.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深刻把握世界发展的、循环、低碳新趋向,对金融创新可持续发展的扩大和创新

  建设生态文明的重点任务主要包括:

  一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形成资源节约、环保型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需求模式。

  二是更加注重保障和提升民生,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三是深化节能减排,加大水、大气、有机物等污染治理力度,强化核与辐射业务监管能力,明显改善环境监测。

  四是切实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城乡生态环境基本顺利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是加强生态保护和减灾减灾体系建设,构建生态安全屏障。

  六是健全激励和控管机制,构建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建构的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

  七是大力加强宣传教育,铸就在全社会树立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

  八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篇十二:国家长远规划论文

 城中村改造的困境及对策

  现代城市中的城中村改造是涉及多种领域的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城市乃至区域的综合发展,而当前城中村的改造也因此存在很多问题。本文简单论述了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存在的困境以及对策。

  一、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存在的困境

  1.城中村改造缺乏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

  我国在城中村改造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十分缺乏和落后,只有《城市规划法》、《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来进行规范。而在实际的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地方政府违规和违法操作,且没有相应的法律进行规制,进而引发一系列暴力拆迁和抗拆等社会现象。

  2.思想认识问题

  主要表现在:一是畏难情绪。城中村改造首先要碰到的是大规模拆迁安置,这是这项工作最为棘手的头等难事。在以前的项目带动拆迁和先行改造试点的村出现了一些“难缠户”和“钉子户”,还出现过群体性上访,在干部群众中产生畏难思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二是畏繁情绪。城中村改造涉及规划编制、组织协调、资金平衡、拆迁安置、安置房建设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工作,面广量大,造成部分干部不愿抓、不愿改。

  三是麻痹情绪。有的干部对城中村改造的重要性、艰巨性、紧迫性估计不足,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很好去研究、破解其存在的问题。

  四是敷衍情绪。一部分人认为城中村改造是上级部署的城市建设任务,与老百姓生活和村级发展没有什么关系;另外城中村改造中涉及部分村(社区)、村民经济利益,造成改造工作不积极、不主动。

  3.资金筹措问题

  城中村改造工作本身复杂、艰巨和持续时间较长,其改造涉及到征地、拆迁、安置、建设及环境整治等各个环节。对政府来说,单就征地、拆迁等补偿方面,就是一笔巨额的财政支出,而后续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还需要更多资金,因此资金问题已成为“城中村”改造的瓶颈,并严重制约着城中村改造的进程

  4.征迁安置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外地打工就业的人员有增无减,出现了较大的租房需求,这给村集体和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但也导致违章建筑屡禁不止的现象出现,甚至使部分村民把“既得利益”当作“合法利益”、“应得利益”,无形中提高了被拆迁户的心理预期和补偿要求。另一方面,由于拆迁各区块补偿标准执行不一、有时差异较大,甚至各村、各项目、各实施主体补偿都不一致,导致被征迁村民心态失衡,期望值提高,拆迁成本骤增,在拆迁中普遍存在

  “拆不动”和“拆不起”的现状,行政措施又难实施,使得征地拆迁成为改造中的头等难事。

  5.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远落后城中村改造步伐。

  城中村改造的“四个转变”之一就是要变农民为城市居民,市民化也就意味着由身份的转变而带来的传统权利的丧失和新的权利的取得,他们需要的并不是简单的市民身份认证,而是市民身份背后的权益保障,特别是直接关系到他们生存生活的社会保障制度。

  但受我国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的影响,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相当困难。尤其在涉及城中村村民医疗、住房、教育等方面缺乏实质性规定,没有真正建立起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三、城中村改造对策研究

  1.加快出台指导城中村改造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

  建议国家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广泛征求各界人士尤其是城中村村民的意见后尽快出台关于城中村改造问题的宏观指导性文件,地方政府则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国家的宏观指导性文件指导下制定出相应的法规文件。特别是在涉及土地所有权申请、征地补偿、拆迁补偿等方面要制定出确实可行的方案。以规范政府的不合理行为,保障村民和村集体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护村集体资产、村民个人财产不受损害。

  2.建立与城中村村民相关的社会保障体系。

  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由于村民失去了土地,且村民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虽然失地后的村民得到了相应的补偿,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他们融入城市。因此,政府在城中村改造时要坚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并行,要及时在村民中建立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把村民的就业统一纳入城市就业管理并优先享受就业培训、就业指导等待遇。

  3.提高思想认识

  城中村改造是一项“必须做”的工作,而且迟做不如早做。因为城中村外来人口多、违章搭建多、安全隐患多、社会治安差、环境卫生差,给人的总体印象是“脏、乱、差”,直接影响城市品位和形象。城中村改造还是一项需要“合力做”的工作,城中村改造工作量大,面广周期长,必须由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推进。为此,要树立四种意识:一是城市意识。引导干部群众要摒弃封闭、排斥和落后的小农意识,树立城市意识,要把自己作为城市的主人,融入到现代城市文明当中。

  二是民生意识。城中村改造从根本上讲是解决民生问题,通过旧村改造,既改善群众生活居住环境,又创造更多的发展条件和就业机会,特别是通过改造,能极大推动城市第三产业发展,使老百姓获得更多的实惠。

  三是机遇意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加快城中村改造时不我待,由于各地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并有很多经验可供借鉴、群众愿望日益迫切,机遇面前要有早改早主动、迟改就被动的意识。

  四是责任意识。要把城中村改造作为各部门份内的工作,增强责任感、使命感,齐心协力形成合力。

  4.规范拆迁补偿政策,落实专项配套资金

  拆迁补偿行为一定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加强房屋拆迁政策宣传,严格执行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方案,不得擅自提高或降低房屋拆迁补偿标准,使拆迁工作向法制化、规范化方向迈进。同时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例如:如果拆迁双方发生矛盾,在调解无效的情况下,应该鼓励被拆迁户走法律解决的程序,如果居民的补偿要求合理,街道和村委会应当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法律援助,通过专业机构对改造方案和涉及居民权益的内容进行考量和评估。另外,在拆迁前有关部门应认真细致地做好居民房屋初始产权登记,理清居民宅基地上现有房屋的有效面积,建立居民房屋准确面积的家庭档案,使补偿工作有依据可行。

  5.因地制宜安置

  安置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不仅是一个生活居住问题,也是一个生活出路问题。因此,要坚持区别对待、因地制宜的原则,认真分析不同城中村的特点和问题,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城中村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安置措施,保证群众安居乐业。一要科学规划和设计

  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尊重大部分拆迁安置对象的意见,充分考虑居住和出租需要,合理规划房屋结构,力求面积不大功能全、占地不多环境美、造价不高质量好。二要探索城中村改造中多种安置途径,包括货币安置、住房安置等方法,妥善解决因人口变化带来的矛盾。

  四、结束语

  “城中村”改造实际上既是一个政府、房地产开发商、村民和城市等多方利益博弈的过程,也是涉及多种领域的巨大的系统工程。因此,城中村改造面临的是多方面的挑战,包含了经济的,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等多种元素的综合。要真正解决问题,必须改善领导机制,加强社会保障,保护和尊重历史,维护和改善环境,总之,要有一个综合而辩证的对策。

  参考文献

  :

  [1]吴建中.浅议城中村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造措施[J].山西建筑.2007(5)[2]邵任薇.城中村改造中的政府角色扮演:安排者、监管者和协调者[J].城市社会.2010(12)[3]陈小燕,董

  冬.城中村改造中的问题及对策[J].衡水学院学报.2011(2)[4]吴小建.城中村改造中公众参与的困境及消解[J].江西行政学院报.2011(1)

推荐访问:国家长远规划论文 长远规划 国家 论文

【国家长远规划论文(12篇)】相关推荐

工作总结最新推荐

NEW
  • 简短设计师年度工作总结面对_年的结尾,我来到公司已经快一年了。感觉时间过的特别快。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时间匆匆的流逝,而是因为每天工作的都非常的充实。我以前一

  • 科研工作的个人总结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切高质量教育计划都是空谈。基于这种教育理念,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以落实教师专业化这一培训思路,用新的教育思想促进全体

  • 公司业务员年度总结20xx年我公司按照市计生委和市房地产管理局的要求,认真贯彻《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履行计生工作的程序和职责,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放在重

  • 出纳个人先进总结20xx年是紧张忙碌的一年,也是收获满满的一年。这一年来,在公司领导和财务领导的言传身教、关心培养下;在同事们的支持帮助、密切配合下,我不断

  • 幼儿园教师培训总结格式幼儿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肩负着为祖国培养下一代的历史重任。当一名教师容易,但是要当一名好幼儿教师却是不易的,通过海西专题培训,我有以

  • 老师个人教学总结格式岁月不居,时光如流,蓦然回首,一学期的语文教学又告结束,回顾20__年,我扎扎实实开展好六年级三班语文教学,怀抱一颗初心,我始终对教学工

  • 宪法日活动总结500字我国宪法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必须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各项政治主张,通过修改宪法的程序,将党的各项路线、方针

  • 酒店营销的年终总结20xx年,营销部在总经理的正确领导及其它部门的密切配合下,部门全体成员本着“提高服务质量,开拓销售渠道,增进最优效益”的宗旨,紧紧围绕年

  • 校园元旦晚会策划书一、基础工作安排1、时间20xx年12月29日18:30~21:302、地点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食堂四楼3、主办单位社团联合会4、协办

  • 高中生寝室打牌检讨书尊敬的老师:您好!我很惭愧,作为班上的一名班干部,竟然做出在寝室打牌这样的事情,就此事而言,我向您道歉,对不起。您对我的批评,我都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