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林则徐的历史评价7篇

| 浏览次数:

对林则徐的历史评价7篇对林则徐的历史评价  ·评价林则徐:是我国的民族英雄,道光时奉命为钦差大臣,领导了虎门硝烟并取得胜利,后被遣戍伊犁,写下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林则徐的历史评价7篇,供大家参考。

对林则徐的历史评价7篇

篇一:对林则徐的历史评价

  ·评价林则徐:是我国的民族英雄,道光时奉命为钦差大臣,领导了虎门硝烟并取得胜利,后被遣戍伊犁,写下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悲壮诗句。被称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启示: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从此开始了屈辱的历史,事实说明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我们只要发愤努力,振兴中华才能使我国自立由于世界。

  ·启示:这是人类文明历史上的一次浩劫。充分暴露了侵略者野蛮、凶残的本质,有力的驳斥了所谓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是“野蛮人”的谬论。

  ·《瑷珲条约》是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条约。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为推翻清朝统治,派军队北伐和西征。青浦大捷中抗击洋枪队,具有反帝斗争的性质。

  ·评价左宗棠

  左宗棠收复新疆,粉碎了英俄分裂中国的阴谋,巩固了祖国西北边防,维护了祖国统一,功垂青史,是我国的民族英雄。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左宗棠

  ·启示: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为实施对外扩张政策而挑起的,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落后是中国一次次挨打的主要原因。甲午战败和《马关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的震撼与刺激,促成了中华民族的奋起。唯有不断变革、自强、自立,才能使自己的祖国屹立于民族之林,受到世界的尊重。

  ·时间

  不平等条约

  影响

  鸦片战争

  1840-1842《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被列强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马关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启示: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资本主义的改良运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不通。康有为等人勇于向先进的国家学习,敢于开拓进取、创新变革和高度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值得我们学习。

  ·1运动名称

  领导阶级

  学习重点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开明的地主阶级(奕忻,曾国藩等)

  科学技术

  资产阶级改良派(康有为,梁启超,光绪帝)

  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

  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制)

  2新文化运动

  小资产阶级(陈独秀,李大钊)

  思想文化

  派别

  主要主张

  社会实践

  特点

  洋务派

  学习西方技术(或中体西用)

  洋务运动

  学习西方器物、技术

  维新派

  要求变法维新(或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

  戊戌变法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新文化运动领袖

  提倡民主与科学

  3共同之处:挽救危亡。

  新文化运动

  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4影响:①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现)代化;②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人们的觉醒。

  ·中国军民抗日事件:

  战役名称

  地位

  指挥者

  党派

  平型关大捷

  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林彪

  共产党

  台儿庄战役

  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李宗仁

  国民党

  百团大战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

  最大规模的战役

  彭德怀

  ·历史事件

  时间

  根本原因

  地点

  结果

  影响

  共产党

  九一八事变1931.09.18日本经济危机

  沈阳

  东三省沦陷

  日本局部侵华中国人民局部抗战

  西安事变1936.12.12民族矛盾上升

  西安

  和平解决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卢沟桥事变1937.07.07侵略整个中国

  北平

  平津沦陷

  日本全面侵华,中国人民全面抗战

  南京大屠杀

  杀害中国军民30多万人

  ·九一八事变后

  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西安事变后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芦沟桥事变后

  民族危机空前高涨,国共再次合作,正式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三大战役

  战役名称

  时间

  歼敌人数

  结果

  意义

  国民党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

  辽沈战役

  1948.9——1147万

  解放东北全境

  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1948.11一1949.155万

  1948.11一1949.152万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华北全境解放

  ·科技思想简表

  代表人物

  主要贡献

  主张

  地位

  詹天佑

  设计人字形路轨、修建京张铁路

  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

  侯德榜

  侯氏制碱法

  中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

  魏源

  编写《海国图志》(史、地)

  师夷长技以制夷

  爱国思想家

  严复

  翻译大量西方书籍、《天演论》

  效法西方,维新改革

  启蒙思想家

  ·鲁迅《狂人日记》《孔乙已》(他的小说为现代文学奠定基础,杂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空前高度)

  郭沫若《屈原》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美术:徐悲鸿

  《愚公移山》,音乐:聂耳

  《义勇军进行曲》

  冼星海

  《黄河大合唱》

  思考:为什么我国在古代科技发明领先于西方,而到了近代西方的科技发明却领先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国家?

  ①中国近代科学的落后有封建制度统治的原因,在封建专制制度统治下,统治者实行的重农抑商的政策、闭关锁国的政策,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乃至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科学技术没能拓展自己发展的空间;

  ②从教育制度上看,八股取士的科举在鼓励士人在考举人、考进士、考状元,埋头故纸堆,死记硬背四书五经,不注意发明制造,缺乏对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没有把自然科学与生产技术结合起来;

  ③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古代是农业文明发展先进的国家,其科技发明属封建社会的农业文明,而近代的科技发明以近代科学理论为基础,其科技发明成果能转化为生产技术和生产力。日益丰富着近代工业社会的物质基础。

  ·中国近代史标志事件汇编

  1.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事件——鸦片战争(1840—1842)

  2.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事件——鸦片战争

  3.鸦片战争开始的标志: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战争爆发。

  4.鸦片战争结束的标志: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

  5.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政权的事件是——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改为天京。

  6.标志着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1894年威海卫战役

  7.标志中国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的条约是——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定

  8.标志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事件是——《辛丑条约》的签订

  9.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事件是——

  1901《辛丑条约》的签订

  10.标志着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的事件是——《辛丑条约》的签订

  11.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的事件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

  12.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道路的标志性事件——洋务运动

  13.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标志性事件是——公车上书

  14.标志着戊戌变法开始的事件是——光绪帝颁布改新诏书

  15.戊戌变法失败的标志性事件是——戊戌政变

  16.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来封建帝制的标志性事件是——辛亥革命

  17.清朝统治结束的标志——辛亥革命

  18.北洋军阀开始统治中国的标志——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组阁成功,孙中山宣布解职

  19.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20.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事件是——1919年五四运动

  21.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事件是——1921年**一大的召开

  22.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的事件——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3.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4.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事件是——蒋介石和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

  25.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事件——蒋介石和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

  26.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的事件是——1927年,南昌起义

  27.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始的标志事件——南昌起义

  28.长征开始的标志——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共八万多人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

  29.长征结束的标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胜利结束。

  30.日本局部侵华或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1931年“九一八”事变

  31.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32.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国共两党再次合作

  33.标志着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抗日战争的开始,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七七事变

  34.日本投降的标志——1945年8月,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35.抗日战争结束的标志——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

  36.扭转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屡败的局面的事件是——抗日战争的胜利

  37.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1946年6月,蒋介石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

  38.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反攻序幕的事件是——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39.国民政权垮台的标志性事件是——1949年4月,南京解放

  40.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是在——三大战役

篇二:对林则徐的历史评价

  林则徐生平简介:林则徐是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侵略的爱国政治家。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70多年,被誉为近代最重要的名族英雄。嘉庆九年(1804)中举。十六年中进士。曾与龚自珍、魏源、黄爵滋等提倡经世致用之学。二十五年起,先后外任浙江杭嘉湖道、盐运使,江苏按察使、江宁布政使。任上整顿盐务、兴办河工、筹划海运,采用劝平粜、禁囤积、放赈济贫等措施救灾抚民。后升任河东河道总督,亲自实地查验山东运河、河南黄河沿岸工程,提出改黄河由山东利津入海以根治水患的治河方案。十二年授江苏巡抚。江苏旱涝灾情严重,他上奏历陈民间困苦,坚请缓征受灾州县漕赋;致力兴修水利工程。为克服银荒和利于货币流通,他反对一概禁用洋钱,提出自铸银币的主张,为中国近代币制改革的先声。十七年,升任湖广总督。林则徐提出六条禁烟方案,并率先在湖广实施。四月二十二日(6月3日)起在虎门海滩销烟,20天中销毁鸦片19179箱、2119袋,共计2376254斤。在此期间,林则徐注意了解外国情况,组织翻译西文书报,供制定对策、办理交涉参考。所译资料,先后辑有《四洲志》、《华事夷言》、《滑达尔各国律例》、《澳门新闻纸》等,成为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的文献。林则徐大力整顿海防,积极备战,购置外国大炮加强炮台,搜集外国船炮图样准备彷制。林则徐督师数败英军。鸦片战争开始后,英军陷定海,再北侵大沽。道光帝惊恐求和,归咎林则徐。九月被革职。二十一年三月受命赴浙江协办海防。五月充军伊犁。他在伊犁协助办理垦务,倡导水利,开辟屯田。又绘制边疆地图,建议兵农合一,警惕沙俄威胁。二十五年被重新起用署陕甘总督,次年转任陕西巡抚。二十七年升云贵总督。曾先后平息、镇压西北西南民族冲突和人民起义,整顿云南矿政。二十九年因病辞职归籍。

  历史罪人:在中国,凡读完中学的人都知道,林钦差赴任后,不去深入调查鸦片在中国流行的原因和流入的渠道与路径,也不细查贩运鸦片的英商有何强大的国家背景,更不认真评估禁烟后所能产生的严重国际反响及其对自己国家可能产生的祸害,其上任伊始,就拍脑门做决定,实行了对境内外鸦片贩子“入即正法,船货归官”的铁腕政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强硬手段,从英国鸦片商人手中缴获了2万多箱鸦片现货,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沙滩上掘池予以全数销毁。现在回过头

  看林则徐在钦差大臣任上的所作所为,他其实丝毫没有顾及自己的强力禁烟举措给国家招惹的战祸究竟有多大的危害,其禁烟所选用的是最简单、最粗暴,也是最不要动脑子的专制政府一贯使用的愚蠢方法,其所用的主要手段则是对付本国当惯了亡国奴的民众一用即见效的暴力手段。他在对付后面有英帝国撑腰的鸦片贩子时所选择的政策措施,更是毫无技术含量和外交智慧可言。当他把自己制定的“入即正法,船货归官”的禁烟措施付诸实施之后,其给国家招来战祸的结局也就被历史性地注定了。

  林则徐最终历史定位:林则徐乃是标准的忠臣和清官,他青正廉明、公正无私、事必躬亲、忠君爱民。林则徐从庶吉士开始他的宦途,终身勤劳王事,兢兢业业,踏踏实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办事认真,一丝不苟,两袖清风着称。宦游几十年,历任各地方面大员,但退休之后却两袖清风。全面看他的一生,林则徐禁烟,治水,平乱,建设边疆,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其私人的节操,则为海内外公推。在平息云贵汉回纠纷时,林则徐坚持:“只分良莠,不分汉回”,那又是极难可贵的民族平等胸襟。在东河治理水利,他极精明干练,调查者认为“向来河臣查验料垛,从未有如此认真者”。而在伊犁充军路上,他还被临时抽去督办治河,功成后继续去伊犁充军。在路上,他写出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千古名句,这也是他一生的浓缩写照。但是林则徐也有致命的缺点,就是好大喜功,做事容易冒进冲动,而且奏折写的不够真实,甚至到了胡编乱造的程度。他的这个缺点最后导致道光皇帝的决策失误。他是禁烟的大英雄,但他也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索。按孟子“知人论世”的说法,就林则徐的一生来看,即使有种种时代局限,他仍不失为慷慨磊落、高风亮节的一代杰士。毕竟,一个不完美的英雄仍是英雄,而一只完美的苍蝇仍不过是苍蝇。

篇三:对林则徐的历史评价

  林则徐人物评价

  林则徐从政40年,历官13省,是著名的封建政治家,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代表人物。虽然作为封建官吏,存在“忠君”思想,镇压过少数民族起义,但在中华民族面临沦入半殖民地的紧要关头,他挺身而出,“置祸福荣辱于度外”,坚决实行禁烟,抵抗外国武装侵略,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民族工商业。这是他一生活动和思想的主流。林则徐不愧是中国近代第一位民族英雄。林则徐生平爱好诗词、书法,著有《云左山房文钞》、《云左山房诗钞》、《使滇吟草》和《林文忠公政书》等著作。所遗奏稿、日记、公牍、书札、诗文等,建国后辑为《林则徐集》。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主要功绩是从英国手里收缴全部鸦片近2万箱,约237万余斤。于道光十九年四月二十二日(1839年6月3日)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名字的来由:则,学习、效法。徐,指的是福建巡抚徐嗣曾。元抚,以巡抚徐嗣曾为榜样的意思。少穆,石麟,据程恩泽《题林旸谷年丈饲鹤图遗照》诗及注的解释,林则徐出生那天晚上,林宾日“梦中亲见凤凰飞”,这使他立即联想到有“天上石麒麟”之类的南朝才子徐陵(字少穆),以为是吉兆,因此在给儿子取名“则徐”之余又给字“少穆”,“石麟”。

  嘉庆三年(1798年),林则徐中秀才,就读鳌峰书院。嘉庆九年(1804年)中举,任厦门海防同知书记,后入福建巡抚张师诚幕府。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先后任江西乡试

  副考官、云南乡试正考官。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任江南道监察御史转浙江杭嘉湖道,任上修海塘,兴水利,发展农业,颇有政声。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侵略的爱国政治家。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第一位带头起来反抗西方殖民主义侵略的民族英雄,是言行一致的爱国者。他领导的禁烟斗争,向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对鸦片烟毒的深恶痛绝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表明中国人民是一个酷爱自由、不畏强暴的民族,也揭开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1858年,马克思在所著鸦片贸易专论里就肯定了林则徐的这一禁烟壮举。林则徐是一位不避风险、以身许国的政治家,不但在侵略者面前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英勇地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而且在遭受国内政敌陷害打击的时候,仍然始终坚持爱国理念,从不动摇。他一生清廉自好,恪尽职守,兴利除弊,锐意改革,发展经济、关注民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著名诗句,抒发了他决心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崇高思想感情。这种不顾个人得失的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正是中华民族历经艰难终能生生不已的精神源泉,至今仍为人们广泛传颂。

  林则徐在广州查鸦片的过程中,意识到英国会发动侵略战争。为了战胜敌人,需要知己知被。他经过多方面分析研究,得出:变敌人的长处为自己的长处,即魏源归纳阐述为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于是林则徐亲自主持,组织翻译班子,把外国人讲述中国的言论翻译成《华事夷言》,作为当时中国官吏的一种“参考消息”;为了了解外

  国的军事、政治、经济情报,将英商主办的《广州周报》译成《澳门新闻报》;为了解西方的地理、历史、政治,又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编为《四洲志》,这是我国近代第一部比较系统介绍西方地理的书;还翻译瑞士法学家瓦特尔的《国际法》。其中一条规定:“各国有禁止外国货物不准进口的权利。”说明中国禁烟完全合乎《国际法》。在军事方面,着手加强和改善沿海一带防御力量。林则徐专门从外国买来200多门新式大炮配置在海口炮台上。为了改进军事技术,又搜集并组织了大炮瞄准法,战船图书等资料。林则徐敢于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的精神,受到人们高度赞扬,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个人。”虽然林则徐对西方认识比较肤浅,接触西学的目的是出于外交、军事需要,但毕竟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和研究西方的风气,对中国近代维新思想起到启蒙作用

  林则徐用心谋求兴国之道,是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思想家,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者。他十分注意了解和研究外部世界,最先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评价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近代中国始终面临两大主题:一是抵御列强侵略,捍卫国家主权;二是推翻封建统治,寻求符合世界潮流的富强之道。林则徐享有崇高地位,得到后人的尊敬和普遍赞誉,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他在认识和处理中国近代这两大历史主题上,走在了同时代人的前列。今天我们纪念林则徐,就是要继承和发扬林则徐的爱国主义精神、改革进取精神和勤政为民的思想。

篇四:对林则徐的历史评价

  (以论文、报告等形式考核专用)二○

  ~二○

  学年度第

  学期

  课程编号

  学

  号

  教师评语:

  课程名称

  中国近现代史

  姓名

  丘爱玲

  专业年级

  主讲教师

  评分

  题目:

  浅谈林则徐

  【摘要】

  我们一说到林则徐脑海中的第一印象便是虎门销烟的壮举以及他那“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称号。这个称号可以说名副其实,他的很多思想在当时来说都是比较先进的,打破了传统思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中国思想上的一次重大里程碑。而他也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尽管他做出过贡献,林则徐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关于林则徐的评价各家所持观点也不尽相同。《清史稿》评价林则徐“才略冠时”,并认为如果广东事务始终依靠林则徐,“溃裂当不至此”。蒋廷黼先生在他的《中国近代史》中认为林则徐尽管内心认识到西方的强大,但却不公开提出国家的改革,因为他害怕“清议”,他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与时人奋争。

  那到底在历史中他是一个怎样的角色呢?我们很多人没有对他进行过更为深入的理解,所以我想在这里探讨林则徐的思想及其事迹,让大家更深入的了解他。

  【关键词】林则徐

  思想

  重要事迹

  林则徐思想以及主要事件

  一:主张禁烟下的品质及放眼看世界的思想

  1939年开始中国的东南地方几乎要被鸦片给吞噬,在这种危急国家人力及政权的情况下,禁烟的声音在一些爱国党中不断发出。林则徐但是也是主张禁烟中的一员。

  从到达广州的第一天开始,到英国人赖在广州海岸不走、双方磨擦不断之时,林则徐抓紧时间对国外知识进行恶补。他派人四处购买海外书报地图,英文看不懂,就请懂外语的人给他翻译,到澳门可以买到中文版的报纸,但数量很少。不过,经过这顿恶补,他竟搜集了许多从来没看过的资料——这,可能就是他真正睁眼看世界的开始。这时他才隐约地知道,中国早已不是世界的老大了。

  林则徐的角色演得非常成功,他几乎把身边的所有人都发动起来了,在邓廷桢、关天培一文一武的精心布置下,从虎门到广州城下,布置得壁垒森严。经过九龙湾和穿鼻洋两次交手,英国兵船无法靠近广州一步,更不用说登陆了。

  本来是中国和英国商人之间的矛盾,一下子变成了中、英政府之间的矛盾了。

  正是这种碰撞,震动了延续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惊醒了身处风口浪尖的林则徐。他才在广州禁烟最忙碌的两年里,拼命地寻找外文书报。“凡以海洋事进者,无不纳之所得夷书,就地翻译”。他从《澳门新闻纸》、《澳门月报》、《四洲志》等书报中有关英国及其他国家政治、军事、地理、历史、法律、经济、文化等方面,搞成“文摘”一样的东西让手下人去看,他甚至还把他认为重要的东西上报给皇上去了解。6月3日,历时23天的虎门销烟,在林则徐的指挥下,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于侵略的决心。虎门销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虎门销烟,展示出中华民族无以伦比的伟大形象,是抗击外来侵略的胜利。林则徐,理所当然地是这一事件的组织者、指挥者和完成者。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已毫无愧色地成为历史巨人了。

  加之他号召大家多对中国以外的世界进行探讨和了解,他认识到中国不能再故步自封,这样的后果将导致中国情况变得更加危急。他还因此致力于研究外国的各类情况特别是兵器一类,翻译了很多外文。林则徐远赴西北征途中,在京口(今江苏镇江)见到了好友魏源,促膝长谈竟夜。两位都是讲求经世致用之学的,而且都在地方上为官多年,也都走了中国许多地方,深感大清国要抵御外侮,要想强大,不了解外面的世界将一事无成。临别之时,林则徐考虑到此去伊犁路途遥远,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或能不能回来。于是他郑重地把他搜集的外国资料,还有没翻译完的《四洲志》全部交给了魏源,希望魏源能继续完成自己的事业,把这部书编完并刻印出来,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外面的世界。

  但是我们看到,既落后又保守的清朝统者们并没有真正地觉醒过来,待到《南京条约》墨迹一干,照样得过且过起来。就是林则徐,虽然只是在军事科学技术上提出“师夷”,而从来没提出过从顶层设计上去“师夷”,即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虽然自前期林则徐的改革措施就没有涉及到政治制度的变革,主要在于经济建设与教育方面,而后向西方学习,也只是学习先进的器物,没有提出清廷制度的改良措施。但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思想的开放应是循序渐进的,处在不同时间阶段的人对于世界与知识的看法和了解会有一定的局限。林则徐代表的是士大夫阶级,从小在儒学的熏陶下成长起来,要他从文化与自己所处的整个环境背景中否定自己,是存在困难的。我们应给予宽容态度对这个事件,应该更多的看到林则徐身上发光的亮点,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你说是吗?

  林则徐到广州仅三个多月时间,就大刀阔斧地办成如此棘手的大事,让中外震惊的同时,也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当时全以马车木船当交通工具的时代,信息传递得需要时间;而且,英国人又找出种种借口故意刁难和拖延,当地衙门里的官员又都是生面孔。在这样纷繁复杂的情况上,林则徐能取得如此成就,主要得益于他独特的人格魅力。这种魅力,一是表现在他的一身正气,史载林则徐一生处事刚直不阿,每到一地,凡奸邪小人纷纷敛迹。他还没到达广州,臭名昭著的英国烟贩查顿就吓得逃离了广州;二是他的亲和力,他每到一个新地方,都能把当地官员紧紧地团结在自己周围。两广总督邓廷桢,本来是赞成许乃济弛禁主张的,林则徐到达广州后,在他的感召下,邓廷桢转而坚定地站在林则徐一边,坚定地执行林则徐制定好的一切禁烟行动。但是,腐朽的清王朝,绝不是一两个能臣能够扭转没落总趋势的。各省封疆大吏们思想、行动不统一,深宫里的道光还以为自己是世界的老大而固步自封,就连林则徐本人也对中国以外的世界知之甚少。所以,他的虎门销烟注定只能是为清王朝打了一针并无效果的强心剂。

  是坚定的禁烟决心。纵观林则徐与鸦片的“斗争”过程,我们看到的是他对鸦片的深恶痛绝与禁绝此物的决心。从政过程中,他始终没有停止对鸦片的禁绝,搜缴、上书、销毁,利用一切可以的方式。对待鸦片,他显示出自己强硬的一面。

  开眼看世界

  林则徐被称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打破以“天朝”自居的妄自尊大和闭关锁国的保守思想,肯于解外国情况,吸收新事物,他一面积极备战,增设西洋大炮,一面积极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情况,设立译馆,翻译外文书报、律例、军事技术等著作,先后辑有《四洲志》、《华事夷言》、《滑达尔各国律例》等,成为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的文献,他还是第一个解国际法,运用国际法与英国人作斗争的中国人。

  二:禁烟不禁商

  在广东期间,林则徐大举禁烟,并于1839年6月3日把收缴的英美商人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虎门当众销毁,同时,他对外商采取恩威并重、分化瓦解的策略,提出“奉法者来之,抗法者去之”的原则,对正当贸易一律加以保护和鼓励。

  三:维“清”下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后来他被发配到新疆,林则徐不为所动,继续和大伙畅饮,言谈举止无异常时。第二天,军营中传出林则徐被遣戍伊犁的消息,黄冕哪里肯信,说:“昨天我们还在一起喝酒呢。”就去问林则徐,林则徐说:“这是真的,昨天在席上我收到的信就是这事儿。”众人听了,无不佩服林则徐的淡定。远戍万里以外的大西北,又是官位一捋到底,这么大的事情,他竟然不动声色。

  这时,正赶上黄河决口淹了开封城,河道总督王鼎以林则徐熟悉治河为由,向朝廷奏请留林则徐协办河工,效力赎罪。1842年3月,在决口即将堵住时,王鼎上书说林则徐治水有功,请将功抵罪,可是想不到的是,朝中下来谕旨,着林则徐于决口合龙之日即启程仍去伊犁。

  林则徐没有怨言,继续西行,取道洛阳到达西安。在西安,他得了一场严重的痢疾,差一点儿丢了性命。八月十一日,病情稍有好转,他就在这里告别妻子,只带着三子和四子西去。在告别家人时,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一句成为他传世的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但他又不畏皇权。“道光十三年十一月十三日(1833年12月23日),不顾道光帝责备,他奏请缓征漕赋,“为民请命”;十二月二十五日(1834年2月3日),作《答陶云汀宫保书》,表示愿对违例请缓征承担责任。”可以看出,林则徐对于皇帝并不是“愚忠”,并不是盲目地遵守皇帝的政令,他“爱民”“爱国”,作为一名士大夫,他更多的是对于国家与人民的责任。

  林则徐禁烟的坚定决心与对皇权无畏的品性,得以证明他所支持的不是某个人的朝廷,而是整个中国。只要相信自己的措施有利于国家,无畏皇帝的权威。正因为此,他是不会因为对于“清议”有所顾忌,而束缚住自己的思想与行为。

  四:“林青天”背后对百姓无话可说的关怀

  伊犁位于西北边陲,与沙俄交界,边防地位十分重要,而当地多牧业,军队的粮饷是一件很大的问题。于是,他极力建议布彦泰在当地勘察、开垦荒田。在他的谋划下,到1843年秋,在惠远城东三棵树及红柳河湾(今伊宁市西英也尔乡)一带,开垦粮田3万多亩,安置汉民571户;在阿勒卜斯地区(今西宁县东阿热博孜农场一带)开垦粮田16万余亩,安置维民500户。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五月,在惠远古城东的阿齐乌苏有一大片田地,因为水渠损坏多年无法种植,林则徐积极帮助布彦泰将水渠修复。修渠的钱不够,他就捐出自己的俸银,并亲自设计督修,使大渠的6里长的龙口工程得以顺利完工。关于这一水利工程,1993年台湾出版的第三期《故宫文物月刊》载文,披露了当年布彦泰奏报的《开垦阿齐乌苏地亩渠道图》,描绘了从哈什河龙口至惠远城全长四百余里的农田灌渠。时称“阿克乌苏大渠”,又称“皇渠”,1966年改称“人民渠”。经过整修,现在大渠灌溉面积达80万亩,至今仍在造福伊犁人民,当地人民都亲切地称它为“林公渠”。

  林则徐走遍西疆和南疆,接触到了广大底层百姓,他深知当地少数民族下层人民的困苦,由此,催生了他的一腔怜民之心。他有一份奏稿,里面写道:“南路八城回子(指维吾尔族人)生计多属艰难,沿途未见炊烟,仅以冷饼两三枚度一日,遇有桑葚瓜果成熟,即取以充饥。其衣服褴缕者多,无论寒暑,率皆赤足奔走。”他在诗里慨叹道“穷边鸿雁倍堪怜”,一颗同情心溢于言表。

  老百姓对林则徐感恩戴德,齐呼“林公活我”。

  林则徐到达西安才知道,原来关中大旱,河道干涸,田地荒芜,百姓背井离乡。一些胆大的人加入渭北的“刀客”队伍杀富济贫,与官府对抗。这年三月,林则徐被任命为陕西巡抚,他开始了赈灾和镇压刀客的大量工作。他首先大施仁政,开仓放粮救济灾民,还向陕西富户劝捐,募集资金救急。另一手是奖励镇压刀客的官员,有成绩的人加官晋爵,无力的人撤职。渭南知县徐炳涛镇压刀客有功,林则徐上专折为其请功。两手抓两手都硬的效果果然明显,不到一年,地方的治安就好转了许多。

  多年的积劳,使林则徐的身体健康每况愈下,终于病倒在任上,只得向朝廷告假三个月休养。可是,在他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时,云南的天地会闹得很凶,他便像一个救火队员一样,又被朝廷从病床上拉了起来,去署理云贵总督。

  为民办实事

  林则徐虽居高位,但清廉自好,勤于职守,循法秉公,被老百姓誉为“林青天”,事事为民着想,对于漕运、盐法、水利、农业、制币、吏治、救灾等关系民生的大事,无不予以关注。

  总的来看,林则徐身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之后的洋务派、维新派以他为基础。作为一名传统的士大夫,他维护朝廷统治,将“国强、民安”视为一生追求;他不困顿于皇帝的统治,不作“愚忠”之臣,直言不讳,敢想敢为,不因为“清议”而束缚自己的作为;主动向西方学习科技,根本是为了清廷实力的增强,不被外来力量欺辱。对于林则徐的局限性,我们应是包容的态度:儒学传统根深蒂固,个人力量无法与时代抗衡。我们不能要求一个刚刚接触到外国先进器物的人,已经知道向西方学习的人,再更进一步地在全社会提倡改革;同时,作为当事人,之前处于“天朝自居”的社会,信息闭塞,对西方并不了解。认识的过程需要时间的沉淀。

  至于针对蒋先生认为“真正的林则徐”是认识到西方的强大,却因害怕“清议”而不公开自己像西方学习的观点,我认为是值得商榷的。对于皇帝,他直言不讳,对皇权尚且不畏;削职期间,尽管奕山主和,林则徐依然向他提出军事上防御英军的建议。他并不是一个因舆论而左右自己的臣子,并不像蒋先生所说“最缺乏独立的,大无畏的精神”。前期治国措施可以证明他存在对于弊政的改革意识。

  而且,林则徐确实在向西方学习。“林则徐在奉命赴粤查办海口事件、在办理夷务过程中及事后都十分重视探访‘夷情’,掌握‘夷情’,认识‘夷情’,根据‘夷情’采取驭夷、治夷、筹夷对策和措施。”“他招致一批有才干的人物……延请一些留心海防事务的学者……商议探讨洋事。又指示通事、买办、引水等和外国人直接往来的人员,随时报告他们的动向……为了探求西方国家的情况,他下令搜集外国人在广州、沃门用中文出版的各种刊物,包括传教小册子,并打破天朝的‘禁区’,招集通晓英文的翻译人才入幕,组织翻译外国人出版的书报……”这是蒋先生所说的“真正的林则徐”,他看到了差距,他尽力向西方学习,尽管他没有提出更加深刻的学习西方的改革措施。

篇五:对林则徐的历史评价

  对林则徐的评价与识

  认

  对林则徐的评价

  【内容摘要】民族英雄林则徐,为民办实事,虽居高位,但清廉自好,勤于职守,循法秉公,被老百姓誉为“林青天,受命于国家危难之秋,在广东,大举禁烟,并于1839年6月3日把收缴的英美商人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虎门当众销毁。此外,他被称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打破以“天朝”自居的妄自尊大和闭关锁国的保守思想,肯于了解外国情况,吸收新事物。更重要的是,他的爱国主义思想,不仅来自我国历史上的民族主义传统,还有他在反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斗争实践中形成的。

  【关键词】为民

  开眼看世界

  爱国

  思想

  转变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第一位带头反抗西方殖民主义侵略的民族英雄,是言行一致的爱国者。他领导的禁烟斗争,向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对鸦片烟毒的深恶痛绝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表明中华民族是一个不畏强暴的民族,揭开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

  林则徐是一位以身许国的政治家,不但在侵略者面前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而且在遭受国内政敌陷害打击的时候,始终坚持爱国理念。他一生清廉自好,恪尽职守,兴利除弊,锐意改革,发展经济、关注民生。

  林则徐用心谋求兴国之道,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者。他打破以“天朝”自居的妄自尊大和闭关锁国的保守思想,肯于了解外国情况,吸收和研究外部世界,最先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近代中国始终面临两大主题:一是抵御列强侵略,捍卫国家主权;二是推翻封建统治,寻求符合世界潮流的富强之道。林则徐得到后人的尊敬和普遍赞誉,就在于他在认识和处理中国近代这两大历史主题上,走在了同时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人的前列。今天我们纪念林则徐,就是要继承和发扬林则徐的爱国主义精神、改革进取精神和勤政为民的思想。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背景下,他的主张思想在当时得不到实行!中国现代史是一段屈辱史,但在这个时期,仍出现一些民族英雄,林则徐是其中一位,受命于危难之际。

  一、为民办实事

  林则徐虽居高位,但清廉自好,勤于职守,循法秉公,被老百姓誉为“林青天”。在任江苏廉防使时,他在大堂上书写一联:“求通民情;愿闻己过。”事事为民着想,对于漕运、盐法、水利、农业、制币、吏治、救灾等关系民生的大事,无不予以关注。

  二、禁烟不禁商

  在广东期间,林则徐大举禁烟,并于1839年6月3日把收缴的英美商人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虎门当众销毁。同时,他对外商采取了恩威并重、分化瓦解的策略,提出了“奉法者来之,抗法者去之”的原则,对正当贸易一律加以保护和鼓励。

  三、开眼看世界

  林则徐被称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打破以“天朝”自居的妄自尊大和闭关锁国的保守思想,肯于了解外国情况,吸收新事物。他一面积极备战,增设西洋大炮,一面积极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情况,设立译馆,翻译外文书报、律例、军事技术等著作,先后辑有《四洲志》、《华事夷言》、《滑达尔各国律例》等,成为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的文献。他还是第一个了解国际法,运用国际法与英国人作斗争的中国人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四、林则徐的爱国主义思想发生转变

  林则徐的爱国主义思想,一方面来自我国历史上的民族主义传统,另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方面,是他在反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斗争实践中形成的。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我国所面临的是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反对这些敌人的斗争,面临着许多过去没有的新课题,从而使林则徐的爱国主义具有新的时代特色。

  林则徐的爱国主义思想,具有较为突出的民族意识和近代国家主权观念。其主要表现在:1.他注意了保护民族权利。当英国商人大量贩卖鸦片,直接损害人民利益时,引起了他严重的关切。他在向道光帝指出鸦片泛滥将使数十年后兵弱银涸的严重局面之后,又强调指出,“夫财者,亿兆养命之原,自当为亿兆惜之”,反对白银流向外国。他估计,“吸食鸦片,则一年之漏,不止于万万两”。他说:“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换上益下,藏富于民。无如漏向外洋,岂宜箱寇资盗。”这里,林则徐清楚表明,中国的财富,宁可“损上益下”,也不可“漏向外洋”。这种初步的民族意识,是林则徐爱国上义思想的突出特点,也是近代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鸦片泛滥之后,他曾亲自向苏州、湖北汉口一带“阛阓聚焦之地”的“行商铺户”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到民族经济遭受破坏和商人破产的现实。他指出:“行商铺户……佥谓近来各种货物,销路皆疲,凡二三十年以前,某货约有万金交易者,今只剩得半之数,问其一半售何货,则一言以蔽之曰,鸦片烟而已。他还指出:“以中国之利利外夷,是夷人所获之厚利,皆从华民分去”。这种认识,初步触及了中国近代的问题,即利权外流问题。这是后来一切爱国主义者所要寻求解决的重要课题。“挽回利权”的爱国口号即根据这个事实提出的。这说明,林则徐的爱国主义思想,初步触及保护民族利权的内容。同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时,他反对鸦片泛滥较多地着眼于大多数百姓遭受毒害的后果,这些都是他在当时所能达到的思想高度。

  2.林则徐的民族意识还表现在,努力寻找祖国富强之路,使整个民族富强起来。近代的爱国主义,同过去比较起来,已不单纯地局限于武装反对民族压迫的行动,而且包括了如何使整个民族从贫穷落后转变为富强的重大课题。当鸦片泛滥,白银大量外流,引起清政府财政严重困难时,林则徐极力主张在经济上实行“兴利除弊”的改革,如改革盐政;允许民间开矿,探求利源;推行新疆屯垦,发展边疆农业生产等。鸦片战争失败后,他除了力行“兴利除弊”的改革之外,还希望“大有为者振作之”。林则徐这些言行,表明他已从单纯的军事上反侵略发展到寻找富国强兵的道路,这是他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发展。

  3.林则徐为维护我国主权的爱国主义思想,突出地表现在他重视执法、认真行法上。当然他执行的是封建大法。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就与外国的关系而言,他行法于在华外商,就具有维护国家主权的意义。当鸦片泛滥时,林则徐坚持“大清律例”,不但适用于“华民”,而且同样适合在华“外夷”,“化外人有犯”,并依律科断之”,“与华民同照新例一体治罪。”他还明确地向英国政府宣布:“凡在一年六个月之内,误带鸦片,但能自首全缴者,免其治罪。若过此限期,仍有带来,则是明知故犯,即行正法,断不宽宥”。“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懔遵宪典。”林则徐反复强调“夷商至内地”,必须遵“天朝”法度,犹如“别国人到英国贸易,尚须遵英国法度”一样。这反映了林则徐维护我国主权和法律的鲜明爱国的思想。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值得指出的是,林则徐还企图吸收有利于反鸦片走私西方的法律的某些观点。林维喜事件发生后,他立即令人翻译了滑达尔的《各国律例》,即《国际法运用在行为和民族与主权事务的自然法则的原则》,并且吸收了其中一些条例观点。如战争中对敌方实行封锁、禁运等,作为他反侵略的法律武器。他看了《各国律例》之后指出:“近日访问,乃知此等奸夷,并未领照经商,而敢偷渡越窜,若被该国查出,在夷亦必处以重刑。”当然,林则徐并未认识到贩卖鸦片是英国政府允许的。但也使他了解了这一事实: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对有损于他们利益的走私活动也是禁止的。这就更坚定了林则徐打击在中国领土上违法的外国商人的决心。林则徐为了反侵略需要,吸收了资本主义国家某些法的思想观点,更使他的主权观念增加更多的近代色彩。

  林则徐的爱国思想大大超出了狭隘的封建的忠君思想。他的爱,是对民族利益的关切,对国家主权的维护。这点远远超过过去的爱国英雄。林则徐也说过:“雷霆雨露总君恩。”但,这种忠君观念,不过是表现他个人对皇帝的感激之恩而已。他受宠则对君主感激涕零,失宠则甘忍辱负重,置个人祸福荣禄于度外。而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命运的大是大非,则始终保持民族气节,坚持民族利益为重,坚持反侵略的正确道路。如,当道光皇帝以“误国病民,莫此为甚”莫须有罪名将他革职以后,林则徐一方面向朋友表明自己心迹,一方面委婉地向道光皇帝抗争。他宁可遭受罢官、流放、诽谤的折磨,也不愿意放弃反侵略的崇高信念。“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这句话,鲜明地反映了这位民族英雄在民族危难时刻的民族责任感。他曾写道:“中原若得销金革,两叟何妨老戍边”,把我林则徐流放,就能使夷人退兵吗?如果能,我老死边疆,也心甘情愿。爱国浩然正气充满于字里行间。这里流露了他对道光皇帝的内心不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满,同时也表现了他关心全民族命运,把个人生死荣辱置之度外的高尚情操。正是出于这样的信念,他尽管受非议,受罢革,受流放,他还是在可能的范围内,筹议海防。他手无斧柯,仍尽力向道光皇帝建议,筹防,坚持反侵略到底。即使流放途中,他做梦也梦见江南烽火连天的反侵略斗争。直到逝世之前,他家居福州,仍领导福州人民群众起而驱逐英国侵略者。他的反侵略正义立场,是至老弥坚的。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篇六:对林则徐的历史评价

  林则徐用心谋求兴国之道,是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思想家,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者。他十分注意了解和研究外部世界,最先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评价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近代中国始终面临两大主题:一是抵御列强侵略,捍卫国家主权;二是推翻封建统治,寻求符合世界潮流的富强之道。林则徐享有崇高地位,得到后人的尊敬和普遍赞誉,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他在认识和处理中国近代这两大历史主题上,走在了同时代人的前列。今天我们纪念林则徐,就是要继承和发扬林则徐的爱国主义精神、改革进取精神和勤政为民的思想。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第一位带头起来反抗西方殖民主义侵略的民族英雄,是言行一致的爱国者。他领导的禁烟斗争,向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对鸦片烟毒的深恶痛绝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表明中国人民是一个酷爱自由、不畏强暴的民族,也揭开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1858年,马克思在所著鸦片贸易专论里就肯定了林则徐的这一禁烟壮举。林则徐是一位不避风险、以身许国的政治家,不但在侵略者面前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英勇地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而且在遭受国内政敌陷害打击的时候,仍然始终坚持爱国理念,从不动摇。他一生清廉自好,恪尽职守,兴利除弊,锐意改革,发展经济、关注民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著名诗句,抒发了他决心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崇高思想感情。这种不顾个人得失的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正是中华民族历经艰难终能生生不已的精神源泉,至今仍为人们广泛传颂。

  《林则徐》这部电影,使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透过一池池白色的烟雾,我似乎看到了林则徐威武不屈的形象,也似乎看到了洋人狼狈不堪的模样。我在心中不禁骄傲地说,林则徐,好样的!是您,用虎门销烟的壮举,治愈了中华儿女“东亚病夫”的创伤!是您,用虎门硝烟的壮举,奏响了一曲爱国主义的主旋律!是您,用虎门硝烟的壮举,树立了中华民族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新形象!

  回首历史,我们倍感骄傲。我们为林则徐的民族气节所折服,我们为响起在天安门城楼上的那句豪迈的语言而自豪: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怀。中华民族正以势不可挡之势崛起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华儿女正在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实现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少年,生长在党的阳光雨露里,生活在社会主义和谐的大家庭里,时时刻刻感受到幸福和温暖。我们要牢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铮铮誓言,牢记“八荣八耻”的谆谆教导,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一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接班人。

篇七:对林则徐的历史评价

  对林则徐的评价

  【内容摘要】民族英雄林则徐,为民办实事,虽居高位,但清廉自好,勤于职守,循法秉公,被老百姓誉为“林青天,受命于国家危难之秋,在广东,大举禁烟,并于1839年6月3日把收缴的英美商人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虎门当众销毁。此外,他被称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打破以“天朝”自居的妄自尊大和闭关锁国的保守思想,肯于了解外国情况,吸收新事物。更重要的是,他的爱国主义思想,不仅来自我国历史上的民族主义传统,还有他在反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斗争实践中形成的。

  【关键词】为民

  开眼看世界

  爱国

  思想

  转变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第一位带头反抗西方殖民主义侵略的民族英雄,是言行一致的爱国者。他领导的禁烟斗争,向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对鸦片烟毒的深恶痛绝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表明中华民族是一个不畏强暴的民族,揭开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

  林则徐是一位以身许国的政治家,不但在侵略者面前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而且在遭受国内政敌陷害打击的时候,始终坚持爱国理念。他一生清廉自好,恪尽职守,兴利除弊,锐意改革,发展经济、关注民生。

  林则徐用心谋求兴国之道,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者。他打破以“天朝”自居的妄自尊大和闭关锁国的保守思想,肯于了解外国情况,吸收和研究外部世界,最先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近代中国始终面临两大主题:一是抵御列强侵略,捍卫国家主权;二是推翻封建统治,寻求符合世界潮流的富强之道。林则徐得到后人的尊敬和普遍赞誉,就在于他在认识和处理中国近代这两大历史主题上,走在了同时代人的前列。今天我们纪念林则徐,就是要继承和发扬林则徐的爱国主义精神、改革进取精神和勤政为民的思想。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背景下,他的主张思想在当时得不到实行!中国现代史是一段屈辱史,但在这个时期,仍出现一些民族英雄,林则徐是其中一位,受命于危难之际。

  一、为民办实事

  林则徐虽居高位,但清廉自好,勤于职守,循法秉公,被老百姓誉为“林青天”。在任江苏廉防使时,他在大堂上书写一联:“求通民情;愿闻己过。”事事为民着想,对于漕运、盐法、水利、农业、制币、吏治、救灾等关系民生的大事,无不予以关注。

  二、禁烟不禁商

  在广东期间,林则徐大举禁烟,并于1839年6月3日把收缴的英美商人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虎门当众销毁。同时,他对外商采取了恩威并重、分化瓦解的策略,提出了“奉法者来之,抗法者去之”的原则,对正当贸易一律加以保护和鼓励。

  三、开眼看世界

  林则徐被称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打破以“天朝”自居的妄自尊大和闭关锁国的保守思想,肯于了解外国情况,吸收新事物。他一面积极备战,增设西洋大炮,一面积极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情况,设立译馆,翻译外文书报、律例、军事技术等著作,先后辑有《四洲志》、《华

  事夷言》、《滑达尔各国律例》等,成为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的文献。他还是第一个了解国际法,运用国际法与英国人作斗争的中国人

  四、林则徐的爱国主义思想发生转变

  林则徐的爱国主义思想,一方面来自我国历史上的民族主义传统,另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方面,是他在反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斗争实践中形成的。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我国所面临的是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反对这些敌人的斗争,面临着许多过去没有的新课题,从而使林则徐的爱国主义具有新的时代特色。

  林则徐的爱国主义思想,具有较为突出的民族意识和近代国家主权观念。其主要表现在:1.他注意了保护民族权利。当英国商人大量贩卖鸦片,直接损害人民利益时,引起了他严重的关切。他在向道光帝指出鸦片泛滥将使数十年后兵弱银涸的严重局面之后,又强调指出,“夫财者,亿兆养命之原,自当为亿兆惜之”,反对白银流向外国。他估计,“吸食鸦片,则一年之漏,不止于万万两”。他说:“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换上益下,藏富于民。无如漏向外洋,岂宜箱寇资盗。”这里,林则徐清楚表明,中国的财富,宁可“损上益下”,也不可“漏向外洋”。这种初步的民族意识,是林则徐爱国上义思想的突出特点,也是近代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鸦片泛滥之后,他曾亲自向苏州、湖北汉口一带“阛阓聚焦之地”的“行商铺户”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到民族经济遭受破坏和商人破产的现实。他指出:“行商铺户……佥谓近来各种货物,销路皆疲,凡二三十年以前,某货约有万金交易者,今只剩得半之数,问其一半售何货,则一言以蔽之曰,鸦片烟而已。他还指出:“以中国之利利外夷,是夷人所获之厚利,皆从华民分去”。这种认识,初步触及了中国近代的问题,即利权外流问题。这是后来一切爱国主义者所要寻求解决的重要课题。“挽回利权”的爱国口号即根据这个事实提出的。这说明,林则徐的爱国主义思想,初步触及保护民族利权的内容。同时,他反对鸦片泛滥较多地着眼于大多数百姓遭受毒害的后果,这些都是他在当时所能达到的思想高度。

  2.林则徐的民族意识还表现在,努力寻找祖国富强之路,使整个民族富强起来。近代的爱国主义,同过去比较起来,已不单纯地局限于武装反对民族压迫的行动,而且包括了如何使整个民族从贫穷落后转变为富强的重大课题。当鸦片泛滥,白银大量外流,引起清政府财政严重困难时,林则徐极力主张在经济上实行“兴利除弊”的改革,如改革盐政;允许民间开矿,探求利源;推行新疆屯垦,发展边疆农业生产等。鸦片战争失败后,他除了力行“兴利除弊”的改革之外,还希望“大有为者振作之”。林则徐这些言行,表明他已从单纯的军事上反侵略发展到寻找富国强兵的道路,这是他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发展。

  3.林则徐为维护我国主权的爱国主义思想,突出地表现在他重视执法、认真行法上。当然他执行的是封建大法。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就与外国的关系而言,他行法于在华外商,就具有维护国家主权的意义。当鸦片泛滥时,林则徐坚持“大清律例”,不但适用于“华民”,而且同样适合在华“外夷”,“化外人有犯”,并依律科断之”,“与华民同照新例一体治罪。”他还明确地向英国政府宣布:“凡在一年六个月之内,误带鸦片,但能自首全缴者,免其治罪。若过此限期,仍有带来,则是明知故犯,即行正法,断不宽宥”。“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懔遵宪

  典。”林则徐反复强调“夷商至内地”,必须遵“天朝”法度,犹如“别国人到英国贸易,尚须遵英国法度”一样。这反映了林则徐维护我国主权和法律的鲜明爱国的思想。

  值得指出的是,林则徐还企图吸收有利于反鸦片走私西方的法律的某些观点。林维喜事件发生后,他立即令人翻译了滑达尔的《各国律例》,即《国际法运用在行为和民族与主权事务的自然法则的原则》,并且吸收了其中一些条例观点。如战争中对敌方实行封锁、禁运等,作为他反侵略的法律武器。他看了《各国律例》之后指出:“近日访问,乃知此等奸夷,并未领照经商,而敢偷渡越窜,若被该国查出,在夷亦必处以重刑。”当然,林则徐并未认识到贩卖鸦片是英国政府允许的。但也使他了解了这一事实: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对有损于他们利益的走私活动也是禁止的。这就更坚定了林则徐打击在中国领土上违法的外国商人的决心。林则徐为了反侵略需要,吸收了资本主义国家某些法的思想观点,更使他的主权观念增加更多的近代色彩。

  林则徐的爱国思想大大超出了狭隘的封建的忠君思想。他的爱,是对民族利益的关切,对国家主权的维护。这点远远超过过去的爱国英雄。林则徐也说过:“雷霆雨露总君恩。”但,这种忠君观念,不过是表现他个人对皇帝的感激之恩而已。他受宠则对君主感激涕零,失宠则甘忍辱负重,置个人祸福荣禄于度外。而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命运的大是大非,则始终保持民族气节,坚持民族利益为重,坚持反侵略的正确道路。如,当道光皇帝以“误国病民,莫此为甚”莫须有罪名将他革职以后,林则徐一方面向朋友表明自己心迹,一方面委婉地向道光皇帝抗争。他宁可遭受罢官、流放、诽谤的折磨,也不愿意放弃反侵略的崇高信念。“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这句话,鲜明地反映了这位民族英雄在民族危难时刻的民族责任感。他曾写道:“中原若得销金革,两叟何妨老戍边”,把我林则徐流放,就能使夷人退兵吗?如果能,我老死边疆,也心甘情愿。爱国浩然正气充满于字里行间。这里流露了他对道光皇帝的内心不满,同时也表现了他关心全民族命运,把个人生死荣辱置之度外的高尚情操。正是出于这样的信念,他尽管受非议,受罢革,受流放,他还是在可能的范围内,筹议海防。他手无斧柯,仍尽力向道光皇帝建议,筹防,坚持反侵略到底。即使流放途中,他做梦也梦见江南烽火连天的反侵略斗争。直到逝世之前,他家居福州,仍领导福州人民群众起而驱逐英国侵略者。他的反侵略正义立场,是至老弥坚的。

推荐访问:对林则徐的历史评价 林则徐 评价 历史

【对林则徐的历史评价7篇】相关推荐

工作总结最新推荐

NEW
  • 简短设计师年度工作总结面对_年的结尾,我来到公司已经快一年了。感觉时间过的特别快。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时间匆匆的流逝,而是因为每天工作的都非常的充实。我以前一

  • 科研工作的个人总结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切高质量教育计划都是空谈。基于这种教育理念,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以落实教师专业化这一培训思路,用新的教育思想促进全体

  • 公司业务员年度总结20xx年我公司按照市计生委和市房地产管理局的要求,认真贯彻《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履行计生工作的程序和职责,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放在重

  • 出纳个人先进总结20xx年是紧张忙碌的一年,也是收获满满的一年。这一年来,在公司领导和财务领导的言传身教、关心培养下;在同事们的支持帮助、密切配合下,我不断

  • 幼儿园教师培训总结格式幼儿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肩负着为祖国培养下一代的历史重任。当一名教师容易,但是要当一名好幼儿教师却是不易的,通过海西专题培训,我有以

  • 老师个人教学总结格式岁月不居,时光如流,蓦然回首,一学期的语文教学又告结束,回顾20__年,我扎扎实实开展好六年级三班语文教学,怀抱一颗初心,我始终对教学工

  • 宪法日活动总结500字我国宪法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必须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各项政治主张,通过修改宪法的程序,将党的各项路线、方针

  • 酒店营销的年终总结20xx年,营销部在总经理的正确领导及其它部门的密切配合下,部门全体成员本着“提高服务质量,开拓销售渠道,增进最优效益”的宗旨,紧紧围绕年

  • 校园元旦晚会策划书一、基础工作安排1、时间20xx年12月29日18:30~21:302、地点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食堂四楼3、主办单位社团联合会4、协办

  • 高中生寝室打牌检讨书尊敬的老师:您好!我很惭愧,作为班上的一名班干部,竟然做出在寝室打牌这样的事情,就此事而言,我向您道歉,对不起。您对我的批评,我都记在心